[实用新型]用于车辆的导流器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31710.9 | 申请日: | 2013-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181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沢田和希;新美康伸 | 申请(专利权)人: |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J7/22 | 分类号: | B60J7/2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田军锋;魏金霞 |
地址: | 日本爱知***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车辆 导流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用于车辆的导流器设备,该导流器设备安装在形成于车辆的顶部部分中的开口部的前边缘部处。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各种导流器设备已经提议作为用于车辆的导流器设备。例如,如图7所示,在JP2009-515748T(参考文献1)中公开的用于车辆的导流器设备包括固定框架91和可动框架93,固定框架91沿着开口部的前边缘部延伸并且固定到开口部的安装框架,可动框架93经由枢转装置92可转动地联接到固定框架91并且在存放位置与展开位置之间能够相对于固定框架91移动。具有柔性和透气性的网孔构件94置于框架91和93两者之间。网孔构件94随着可动框架93的运动而拉动到展开位置,并且由此与可动框架93一起突出到顶部部分的表面上,网孔构件在网孔构件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的范围内使空气通过网孔构件。
另外,例如,如图8A和8B所示,在EP1977923A(参考文献2)中公开的用于车辆的导流器设备提议用由柔软材料(例如,橡胶、聚氨酯泡沫、或者多孔的透气材料)制成的衬垫98覆盖圆筒状加强材料96或大致H形加强材料97,并且外形由衬垫98模制。
顺便提及,在参考文献1的用于车辆的导流器设备中,例如,在将网孔构件94的末端部与框架(连接元件)91和93结合中采用诸如钳夹、焊接、缝合、粘附粘接和插入之类的方法。因此,由于网孔构件94与框架91和93的结合过程需要各自制造,制造步骤的数量具有增加的趋势。另外,在网孔构件94与框架91和93的结合作业过程中,在它们之间容易产生相对定位空隙。因此,可能在网孔构件94中产生褶皱。 在这种情况下,当网孔构件94与可移动框架93一起突出到顶部部分的面上时,可能有损网孔构件94的外观。
另一方面,在参考文献2的用于车辆的导流器设备中,柔软材料趋于扩张和伸缩。因此,加强材料96与加强材料97之间的粘合可能变得不够充分。
由此,存在对于如下的用于车辆的导流器设备的需要:该导流器设备突出到车辆的顶部部分的表面上,其改善了处于展开状态下的车辆的外观并且减少了制造步骤的数量。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的导流器设备,导流器设备包括安装在形成于车辆的顶部部分中的开口部的前边缘部处的导流器,导流器能够展开以突出到顶部部分的表面上。导流器具有上侧框架和下侧框架、网孔构件以及加强构件,上侧框架和下侧框架沿着开口部的前边缘部延伸并且由树脂制成;网孔构件具有分别埋设在上侧框架和下侧框架中的侧向方向上的两末端部并且沿着开口部的前边缘部延伸;加强构件埋设在上侧框架和下侧框架中的至少一者中并且沿着开口部的前边缘部延伸。加强构件形成有中空部,中空部在加强构件的延伸方向上连通并且在加强构件的两端部处从上侧框架或者下侧框架敞开。
根据这种构型,在网孔构件的侧向方向上的两末端部分别埋设在上侧框架和下侧框架中,加强构件埋设在上侧框架或者下侧框架中,使得例如随着上侧框架和下侧框架的树脂模制,上侧框架和下侧框架可以结合为整体并且固定在一起。因而,例如,与上侧框架和下侧框架与网孔构件经由适当结合手段进行结合的情况相比,可以减少制造步骤的数量。
另外,可以消除在上侧框架和下侧框架与网孔构件各自结合的情况下产生的网孔构件的褶皱。因而,可以改进网孔构件的突出到顶部部分的表面上的外观。
此外,由于加强构件埋设在上侧框架或者下侧框架中,可以增加上侧框架或者下侧框架的刚性。另外,加强构件形成有中空部,中空部在加强构件的延伸方向上连通并且在两端部处从上侧框架或者下侧框架敞开,使得导流器作为整体可以在重量上进一步减少尽可能多的未填充到中空部中的树脂量。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了根据第一方面的用于车辆的导流器设备,其中,加强构件在除了中空部和延伸方向上的两端部之外的所有其余部分中与上侧框架、下侧框架或者网孔构件接触。
根据这种构型,除了中空部和延伸方向上的两端部之外,加强构件未暴露在外部,并且可以改进导流器的整体外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爱信精机株式会社,未经爱信精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3171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封闭防浸水车袋
- 下一篇:汽车空调节能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