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半导体照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24526.1 | 申请日: | 2013-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473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钱文正;吴上义;谢新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京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23/06;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陈小雯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半导体 照明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照明装置,且特别是涉及一种半导体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半导体照明装置,例如以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LED)作为光源,其发光原理是对半导体发光材料施以电流,使电子空穴结合以释放出光能。LED具有低耗电量、寿命长、反应时间快、体积小、耐震动等优势,因此适于量产。
现有技术是将驱动电路板固定于LED灯管的内部,若LED或驱动电路板其一坏损,就必须废弃整个灯管,然而,长时间使用下来,驱动电路板的寿命比发光二极管的寿命短很多,经常仅因驱动电路板坏损而废弃整支LED灯管,造成资源过度浪费。
有鉴于此,如何避免LED灯管的资源浪费,为本案发展的主要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半导体照明装置,以避免驱动电路元件坏损而废弃整个半导体照明装置。
为达前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半导体照明装置,其包括光源模块及电源模块,其中,光源模块具有支撑构件,支撑构件上安装有半导体发光元件、电极结构及第一连接结构,其中,半导体发光元件与电极结构电连接,且第一连接结构位于支撑构件的第一侧。电源模块用以与支撑构件的第一侧相连接,其包含第二连接结构及驱动电路元件,其中,第二连接结构用以与第一连接结构完成可拆卸式连接;驱动电路元件电连接于第二连接结构,用以与电极结构完成电连接,并提供驱动电源至半导体发光元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连接结构与第二连接结构的一具有至少一第一导体凹陷部,另一具有至少一用以伸入第一导体凹陷部的第一导体凸出部,以完成光源模块与电源模块电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连接结构与第二连接结构的一为外螺纹结构,另一为内螺纹结构,其中外螺纹结构与内螺纹结构相互嵌合,以完成光源模块与电源模块电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电源模块更包括至少一第二导体凸出部,用以外接电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电源模块更包括套管,套管的第一端安装第二连接结构,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安装第二导体凸出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支撑构件与灯罩相连接,用以完成灯管结构,且支撑构件的底部上安装半导体发光元件及电极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支撑构件的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设有灯罩,以完成灯泡结构,支撑构件的内侧表面上安装半导体发光元件及电极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电源模块可用以将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作为驱动电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半导体照明装置更包括彼此电连接的另一光源模块与另一电源模块,结构分别与光源模块及电源模块相同,其中光源模块和另一光源模块位于电源模块和另一电源模块之间,且电源模块和该另一电源模块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将电源及光源分别设计独立模块,再利用连接结构的设计完成光源模块与电源模块的可拆卸式连接,让使用人可简易拆卸功能坏损的电源模块,以保留功能完好的光源模块,据此可避免废弃整个照明装置,以达到有效利用资源的作用。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半导体照明装置的第一实施例分解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光源模块10的局部分解示意图;
图3是沿着图1中光源模块的AA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源模块的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的半导体照明装置的电路配置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半导体照明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示意图;
图7是图6的半导体照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10’、40:光源模块
100、200:半导体照明装置
11、41:支撑构件
11a、41a:第一侧
111:铝基板
112:凹槽结构
12、12’、42:第一连接结构
120:第一导体凸出部
13、13’:半导体发光元件
14:电极结构
15、45:灯罩
151:灯罩边缘
30、30’、60:电源模块
31:套管
31a:第一端
31b:第二端
32、32’、62:第二连接结构
320:第一导体凹陷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京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联京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245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