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利用钻井钢丝绳实现石油钻机自升式井架起升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18346.2 | 申请日: | 2013-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213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周天明;周忠祥;田磊;王建川;代辉;毕小钧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5/00 | 分类号: | E21B15/00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罗笛 |
地址: | 721002***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钻井 钢丝绳 实现 石油 钻机 井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石油钻机设备控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利用钻井钢丝绳实现石油钻机自升式井架起升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石油钻机自升式井架的起升方法是:井架低位整体安装后,安装井架起升大绳,起升大绳在井架人字架与井架之间形成绳系,利用绞车动力通过钻机游吊系统(天车游车)牵引起升大绳拖动绳系将井架整体起升到竖直工作状态。该方法存在以下不足:1)由于游吊系统的行程受到井架有效高度的限制,绳系有效绳数较少,因此起升大绳所受拉力较大,起升大绳钢丝绳直径较粗,滑轮直径较大;2)井架上起升大绳作用点处受力比较集中,因此需要做结构加强,导致井架重量增加;3)起升大绳为高强度专用钢丝绳,价格较贵,增加投资成本;4)由于在井架起升到位后起升大绳均在高位,维护保养费时费力,加大工人劳动强度;5)在丛式井钻井作业时,起升大绳一直暴露在恶劣环境中,对起升大绳的寿命影响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钻井钢丝绳实现石油钻机自升式井架起升的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结构设置不合理、使用不方便、维护保养费时费力、劳动强度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利用钻井钢丝绳实现石油钻机自升式井架起升的装置,在井架上部的天车上设置有天车快绳轮,在井架后侧靠近天车处分别安装有井架上左滑轮组、井架上右滑轮组;在井架中部两侧主梁上分别安装有井架中左滑轮组、井架中右滑轮组;在井架下部安装有死绳固定器;
在左人字架、右人字架的顶部分别安装有人字架左滑轮组、人字架右滑轮组;
在底座上安装有绞车,所述的钢丝绳按照要求的穿绳方法从死绳固定器依次连接至绞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钻机绞车动力,采用钻机绞车的钻井钢丝绳作为起升绳,通过增加井架起升绳系的有效绳数的方法,降低每根起升钢丝绳所受的拉力,实现井架的起升;克服了利用起升大绳起升井架方法的不足,结构简单,维护保养方便,减轻了结构重量,降低了投资费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每套井架可以节省一套起升大绳;同时,由于受力点的变化,可以降低井架起升载荷;由于没有单独的起升大绳,维护保养就是钻井钢丝绳本身的维护保养,可以减少对起升钢丝绳的维护保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置(在地面起吊前)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装置(在地面起吊前)的俯视图。
图中,1左人字架,2右人字架,3人字架左滑轮组,4人字架右滑轮组,5井架中左滑轮组,6井架中右滑轮组,7井架上左滑轮组,8井架上右滑轮组,9绞车,10死绳固定器,11井架,12钻井钢丝绳,13天车,14天车快绳轮。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本实用新型的利用钻井钢丝绳实现石油钻机自升式井架起升的装置的结构是:包括左人字架1、右人字架2、人字架左滑轮组3、人字架右滑轮组4、井架中左滑轮组5、井架中右滑轮组6、井架上左滑轮组7、井架上右滑轮组8、绞车9、死绳固定器10、井架11、钻井钢丝绳12、天车13、天车快绳轮14,
在井架11上部安装有天车13,天车13上设置有天车快绳轮14,在井架11后侧靠近天车13处分别安装有井架上左滑轮组7、井架上右滑轮组8;在井架中部两侧主梁上分别安装有井架中左滑轮组5、井架中右滑轮组6;在井架下部根据设计位置安装有死绳固定器10;
在左人字架1、右人字架2的顶部分别安装有人字架左滑轮组3、人字架右滑轮组4;在底座上根据设计要求安装有绞车9;所述滑轮组中滑轮数量根据井架起升载荷大小具体确定,钢丝绳按照要求的穿绳方法依次从死绳固定器10出来后,穿过各个滑轮组后,最后连接到绞车9上。
本实用新型装置优选的一种穿绳路线是,死绳固定器10→天车13上的天车快绳轮14→人字架左滑轮组3→井架中左滑轮组5→人字架左滑轮组3→井架中左滑轮组5→人字架左滑轮组3→井架上左滑轮组7→人字架右滑轮组4→井架中右滑轮组6→人字架右滑轮组4→井架中右滑轮组6→人字架右滑轮组4→井架上右滑轮组8→绞车9。
本实用新型装置的工作过程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1834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抗-C-MET抗体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挖泥船的舷侧吸口和一种挖泥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