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起重机及其配重提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78407.7 | 申请日: | 2013-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650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程映球;赵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23/76 | 分类号: | B66C23/76 |
代理公司: | 上海波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4 | 代理人: | 李韬 |
地址: | 410007 湖南省长沙市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起重机 及其 配重 提升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起重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起重机及其配重提升装置。
背景技术
配重是起重机的主要结构件,配重对于起重机的稳定性和起重性能影响较大。随着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中小吨位的起重机,在起重机轻量化设计后,可以将配重加大进而提升起重性能,但受整车行驶状态自重以及桥荷的限制,难以将固定配重做得很大,因此,中小吨位起重机倾向于固定配重加活动配重的组合设计。
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的配重提升装置的活动配重处于拆卸状态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请参见图1,现有的配重提升装置10应用于汽车起重机上,其包括固定配重12、活动配重13、两个提升油缸14及两个导向板15,固定配重12固定于起重机的转台101后段的下方,固定配重12上开设有贯穿孔122,贯穿孔122沿着竖直方向延伸。起重机在行驶时,活动配重13处于拆卸状态,其配置于起重机的车架102上。活动配重13上设有提升筒132,提升筒132的顶部设有提升槽132a,提升槽132a为倒T型槽。两个提升油缸14分别固定于起重机的转台101后段的左右(以起重机的行车方向为前方作为参考)两侧,每一提升油缸14包括缸筒142及设于缸筒142内的活塞杆143,活塞杆143穿插于固定配重12的贯穿孔122内并可相对于缸筒142伸缩。两个导向板15对称固定于起重机车架102上,并位于活动配重13的一侧。
起重机就位打好支腿后,转台101的后段转动至活动配重13的正上方,使得贯穿孔122、提升油缸14及提升槽132a的中心线位于同一条直线上。然后,驱动提升油缸14,活塞杆143从缸筒142内向下伸出,穿过贯穿孔122后,从提升筒132的侧面伸进提升槽132a内,接着,活塞杆143缩回,并带动提升筒132及活动配重13上升。活动配重13被提升上去后,提升筒132位于贯穿孔122内,活动配重13配置于固定配重12的下表面,可采用锁固件(图未示)将活动配重13与固定配重12固定,从而完成活动配重13与固定配重12的组装。执行上述的逆操作即可实现活动配重13的拆卸。
由于转台101的后段需装配起升马达,特别对于只标配主卷扬的起重机,提升油缸14的安装需要避开起升马达和一些液压管路,因而造成转台101后段尺寸加长,从而造成整车的长度变大。对于中小吨位的起重机,转台101后段一般为倾斜向上的结构,提升油缸14的行程通常较大才能实现对活动配重13的提升。此外,考虑到起重机外形的美观,一般将活动配重13与固定配重12的外形轮廓设计成一样,因为转台101的后段安装有起升马达,所以两个提升油缸14需要安装在起升马达的前方或者后方,这样就造成两个提升油缸14的提升点可能与活动配重13的重心不在一条直线上(即活动配重13的重心偏离两个提升油缸14提升位置的连线),活动配重13容易产生倾翻,影响起重机的安全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配重提升装置,可减小起重机的整车长度,方便转台后段液压、电气元器件以及相关管线的布置,减小提升油缸的行程,且活动配重不容易倾翻。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起重机,具有较小的整车长度、较小的提升油缸行程及较佳的安全性能,且其转台后段液压、电气元器件以及相关管线可以方便布置。
为达上述优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配重提升装置,用于将活动配重安装至固定配重上,所述固定配重与转台固定。所述配重提升装置包括固定于车架上的提升油缸及支撑件,所述提升油缸及所述支撑件配置于所述活动配重的下方,所述提升油缸具有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所述提升油缸在工作状态时伸缩并驱动所述活动配重向上靠近或向下远离所述固定配重运动,所述提升油缸在非工作状态时缩回,且所述支撑件在所述提升油缸处于非工作状态时支撑所述活动配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支撑件的数量为三个,所述三个支撑件的中心连线为三角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提升油缸包括缸筒及设于缸筒内的活塞杆,所述缸筒固定于车架上,所述活塞杆可相对于所述缸筒上下伸缩。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提升油缸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两个提升油缸平行间隔设置,所述活动配重的重心位于所述两个提升油缸所确定的平面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提升油缸的顶端设有与所述活动配重底面匹配的第一定位块。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支撑件的顶端设有与所述活动配重底面匹配的第二定位块。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配重提升装置还包括导向件,所述导向件配置于所述活动配重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起重机,其包括上述任意一种配重提升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7840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B66C 起重机;用于起重机、绞盘、绞车或滑车的载荷吊挂元件或装置
B66C23-00 起重机,主要由一根梁、臂架或起悬臂作用的三角构架组成,并且安装成能在垂直或水平平面内作移动或摆动,或者两种运动一起进行,如悬臂起重机、桅杆起重机、塔式起重机
B66C23-02 . 悬臂安装成只可用来回转而不能调节且不能变幅的
B66C23-04 . 在作业中悬臂的有效长度可变化的,如径向位置可变的,可伸展的
B66C23-06 . 悬臂安装成可变幅的或俯仰运动的
B66C23-16 . 悬臂支承于立柱上的,如支承在下端安装成可回转的塔架上
B66C23-18 . 专门适用于特定地区或特殊目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