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反硝化微生物燃料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42292.6 | 申请日: | 2013-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799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郑平;张吉强;邢雅娟;王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8/16 | 分类号: | H01M8/16;H01M8/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张法高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硝化 微生物 燃料电池 | ||
1.一种多功能反硝化微生物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进水管(1)、生物阳极(2)、反硝化污泥(3)、阳极液(4)、膜套管(5)、出水管(6)、阳极室(7)、连接导线(8)、负载(9)、电压采集记录仪(10)、阴极室(11)、分隔膜(12)、阴极液(13)、化学阴极(14);阳极室(7)下部侧壁设有进水管(1),阳极室(7)上部侧壁设有出水管(6),阳极室(7)内设有生物阳极(2),阳极室(7)内部装有阳极液(4),阳极液(4)中接种有反硝化污泥(3),生物阳极(2)上附着有反硝化污泥(3),阴极室(11)下部侧壁设有进水管(1),阴极室(11)上部侧壁设有出水管(6),阴极室(11)内设有化学阴极(14),阴极室(11)内装有阴极液(13),阳极室(7)通过膜套管(5)与阴极室(11)相连,膜套管(5)上设有分隔膜(12),生物阳极(7)和化学阴极(11)分别通过连接导线(8)与负载(9)两端相连,负载(9)并接有电压采集记录仪(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反硝化微生物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阳极室(7)的高径比为1~3:1,阴极室(11)的高径比为1~3:1,阳极液(4)的体积占阳极室(7)体积的2/3~3/4,阴极液(13)的体积占阴极室(11)体积的2/3~3/4,反硝化污泥(3)的体积占阳极液(4)体积的1/10~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反硝化微生物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物阳极(2)和化学阴极(14)的导电材料为碳纸、碳布、碳毡、石墨毡或石墨板,生物阳极(2)下端到阳极室(7)底部之间间距为2~4cm,化学阴极(14)下端到阴极室(11)底部之间间距为2~4cm,生物阳极(2)和化学阴极(14)之间的距离为4~16cm,生物阳极(2)的面积与阳极室(7)的体积之比为9~40 m2:1 m3,化学阴极(14)的面积与阴极室(11)的体积之比为9~40 m2:1 m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反硝化微生物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隔膜(12)的材料为阳离子交换膜、阴离子交换膜、质子交换膜、双极膜、微滤膜或超滤膜,分隔膜(12)的面积与阳极室(7)的体积之比为3~25 m2:1 m3,分隔膜(12)的面积与阴极室(11)的体积之比为3~25 m2:1 m3,分隔膜(12)与生物阳极(2)之间的距离为1~8cm,分隔膜(12)与化学阴极(14)之间的距离为1~8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4229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同步脱氮除磷微生物燃料电池
- 下一篇:懒人床头手机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