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电镀污泥资源化去除废水中氰化物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41656.4 | 申请日: | 2013-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085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赵赫;曹宏斌;李玉平;李海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2F1/58 | 分类号: | C02F1/58;C02F10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巩克栋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电镀 污泥 资源 去除 水中 氰化物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去除废水中氰化物的方法,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利用电镀污泥资源化去除废水中氰化物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电镀污泥是电镀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其中含有大量的铬、镉、铜、镍、锌等有毒重金属,成分十分复杂。电镀污泥具有毒性大、易积累、不稳定、易流失等特点,如不加以妥善处理,任意堆放,将引起严重的二次污染,属于危险固体废弃物。
电镀污泥资源化处理工艺研究较多,但由于电镀污泥中重金属成分复杂,将多种重金属一一提取资源化需要流程长、操作繁琐、成本高,而将电镀污泥进行适当简单处理后用于污染治理,同时发挥多种重金属共存的优势,实现以废制废,是目前电镀污泥资源化的发展趋势。
CN102701549A公开了一种电镀污泥的新型资源化方法,在补充适量铁源和农业废弃物的条件下得到多孔负载型铁氧磁体新材料,可用于高效去除水中的汞离子,实现电镀污泥的资源化。CN102179253A公开了一种利用电镀污泥和电镀废水制备催化剂的工艺方法,将电镀污泥和废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后与二氧化碳协同进行处理,然后将处理后的产物进行煅烧,即可制得其有一定活性的催化剂,缓解环境污染,实现以废制废。
氰化物大多数属于剧毒或高毒类,可经人体皮肤、眼睛或胃肠道迅速吸收,口服氰化钠的致死量为1~2mg/kg,此外很多含氰化合物都可引起急性中毒。现有废水脱氰处理技术主要依靠化学沉淀,还包括活性炭吸附,化学氧化法等。由于氰化物与重金属容易形成络合物,通过调控可使氰化物与多种金属共沉淀而实现氰化物的快速去除。
CN103253754A提出了一种快速处理含氰及含锌镍废水的方法,通过调整废水中Ni、Zn与氰化物浓度,采用共沉淀的方法,先诱导氰离子优先形成Ni(CN)42-阴离子,再与废水中重金属离子作用,在短时间内调控形成(Ni)ZnAl-Ni(CN)4-LDH,并达到短时间内大面积包裹沉淀除氰的目的,氰离子去除率可达95%。CN103232104A提出一种含氰/锌废水的处理方法,采用类似的方法,氰离子去除率可达50~60%。但采用这个方法处理其他不含重金属的含氰废水,需要额外投加大量药剂,成本过大,不利于长期使用。
本发明以利用电镀污泥资源化去除废水中氰化物为主要目标,不仅将电镀污泥中的重金属予以资源化利用,还可以进一步以废治废,实现含氰废水的无害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利用电镀污泥以废制废,提出一种电镀污泥资源化去除废水中氰化物的方法。该方法不仅可有效利用电镀污泥中的重金属资源去除废水中的氰化物,而且具有节约成本、过程操作简单的优点。
本发明的原理:由于电镀污泥中存在很多重金属成分,如Ni、Fe、Zn、Cu、Al、Cr等,这些重金属中二价金属阳离子MII(如Fe2+、Co2+、Cu2+、Zn2+、Mn2+等)和三价金属阳离子MIII(Fe3+、Cr3+等)的有效组合,可形成二、三元甚至四元的类水滑石化合物(LDHs)。本发明采用水热合成法控制电镀污泥中的重金属晶化形成类水滑石(LDHs)层状结构,并通过调控将氰化物置换层间的碳酸根,将氰化物固定至LDHs层状结构中,达到对废水脱氰的目的,最后经过处理LDHs脱氰剂可再生,反应过程可如下式表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4165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