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柔性发热片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310703450.2 | 申请日: | 2013-12-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358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 发明(设计)人: | 林信平;张伟锋;徐强;邵长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B3/34 | 分类号: | H05B3/34;H05B3/14 |
| 代理公司: | 深圳众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25 | 代理人: | 朱业刚 |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柔性 发热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柔性发热片,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层叠的保温层、发热功能层和热辐射层;
所述发热功能层包括正极纹路、负极纹路和电热油墨;所述正极纹路和负极纹路相互分离;所述电热油墨填充于所述正极纹路和负极纹路之间,并同时与正极纹路和负极纹路电连接;
所述正极纹路包括主正极条和多个平行设置的次正极条,多个次正极条各自独立的电连接至主正极条;所述负极纹路包括主负极条和多个与次正极条平行设置的次负极条,多个次负极条各自独立的电连接至主负极条;多个次正极条与多个次负极条交错设置;
所述保温层和热辐射层为绝缘材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发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油墨厚度为0.01-0.05mm;所述正极纹路和负极纹路厚度为0.007-0.1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发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正极条的宽度大于次正极条的宽度,所述主负极条的宽度大于次负极条的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柔性发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纹路中,次正极条宽度为0.5-10mm;所述负极纹路中,次负极条宽度为0.5-10mm。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柔性发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纹路和负极纹路材质各自独立的选自铝、铜、银中的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发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的热阻高于热辐射层的热阻。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柔性发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厚度为0.05-1.0mm,热辐射层厚度为0.002-0.01m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柔性发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辐射层厚度为保温层厚度的1/1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发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选自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玻璃纤维布、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聚酰亚胺中的一种;所述热辐射层选自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玻璃纤维布、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聚酰亚胺中的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1-4、6、8、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柔性发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和热辐射层连接,在保温层和热辐射层之间形成封闭的发热腔,所述发热功能层位于所述发热腔内;
所述柔性发热片还包括正电极引线和负电极引线,所述正电极引线与正极纹路电连接,负电极引线与负极纹路电连接;所述正电极引线和负电极引线均延伸至发热腔外。
11.如权利要求1-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柔性发热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在绝缘的保温层上设置正极纹路和负极纹路;
S2、在保温层上的正极纹路和负极纹路之间填充电热油墨,使电热油墨同时与正极纹路和负极纹路电接触,形成发热功能层;
S3、在发热功能层上设置绝缘的热辐射层。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采用正电极引线电连接至正极纹路,采用负电极引线电连接至负极纹路;
将热辐射层固定至保温层,使保温层和热辐射层之间形成封闭的发热腔,所述发热功能层位于所述发热腔内,且正电极引线和负电极引线均延伸至发热腔外。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将正极纹路和负极纹路粘贴于保温层上;
所述步骤S2中,采用印刷的方法在正极纹路和负极纹路之间填充电热油墨;
所述步骤S3中,将热辐射层粘贴于发热功能层上,并且将热辐射层边缘与保温层粘贴,形成所述发热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0345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