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葫芦[n]脲及其衍生物包结乙烯或乙炔及释放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702904.4 | 申请日: | 2013-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192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发明(设计)人: | 薛红;于在华;黄燕梅;贺海翔;黄楠;施泽远;闭东维;白广佳;廖玉辉;常国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N25/00 | 分类号: | A01N25/00;A01N27/00;A01P21/00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530004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葫芦 及其 衍生物 乙烯 乙炔 释放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葫芦[n]脲及其衍生物体系包结乙烯或乙炔气体,形成稳定的固态包结物,且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能使该包结物中的乙炔气体释放出来。
【背景技术】
本发明葫芦[n]脲具有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刚性空腔,其葫芦[n]脲的空腔具有疏水性,能容纳尺度合适的分子,端口排列着对称有序的羰基氧,具有很好的亲水性,且具有良好的键合位点,可以通过离子-偶极相互作用和与羰基的氢键作用来键合金属离子或有机分子的带电部分。其对特定结构的客体包结作用强且专一。葫芦[n]脲不溶于水和常见的有机溶剂,而适合溶于强酸性水溶液中,且溶解度随酸度的增加而增加,不同葫芦脲在酸性水溶液中的溶解性也有很大的差异,并利用其在盐酸中的溶解性差异,进行连续分离可以得到单聚合度的CB[5]~CB[10]。当葫芦脲与客体分子相互作用后,其溶解度也会差别,但不同葫芦脲的变化情形有差别。由于葫芦脲其刚性结构,表现出很高的稳定性,不易与常见的氧化剂反应,分解温度也都超过450℃。葫芦脲的空腔能包结一定大小范围内的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如糖类)以及药物,且具有较大的包结常数,所形成的包结物在某些条件下较稳定,但可以通过控制条件释放包结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采用葫芦[n]脲及其衍生物湿法或干法包结乙烯或乙炔气体,由于葫芦[n]脲结构刚性强,端口具有丰富的氧原子特点,其分子组装时选择性较强。湿法包结首先解决葫芦[n]脲溶解在水中的溶解度低的问题,采用适当的方法使其溶解在水溶液中,将乙烯或乙炔气体通入溶液中可以获得固态的包结物,形成的这种包结物是由于分子之间的空间结构电子结构成就而形成的超分子组装体系,分子之间的结合是靠分子间相互作用形成的,具有一定的热稳定性,在使用时采用合适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可使其得到释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葫芦[n]脲溶解在氯化钠水溶液中包结乙炔气体
称取葫芦[n]脲0.5克,氯化钠0.4克,加入20毫升的去离子水使其溶解,在常温搅拌的条件下通入乙炔气体形成稳定的白色沉淀包结物,经分离得到固体在室温下风干既为产品。
实施例2:葫芦[n]脲溶解在氯化钾水溶液中包结乙炔气体
称取葫芦[n]脲0.5克,氯化钾0.4克,加入20毫升的去离子水使其溶解,在常温搅拌的条件下通入乙炔气体形成稳定的白色沉淀包结物,经分离得到固体在室温下风干既为产品。
实施例3:葫芦[n]脲固体包结乙烯和乙炔
称取葫芦[n]脲2.0克放入耐压钢瓶中,通入一定压力的乙炔气体,放置使其吸收包结既为产品。
实施例4:葫芦[n]包结乙炔气体的包结物的释放
方法一:物理方法,由于包结物分子之间由于分子间作用形成的组装体系,所以破坏这种组装的方法一般采用加热的物理方法就可以驱赶出乙烯或乙炔气体。
方法二:化学方法,由于CB6具有包结作用,选择可以容易与其包结的分子或离子使其溶解以达到驱赶乙烯或乙炔的目的,具体的方法是在水溶液中加入酸或碱改变CBn端口的结构性质,可以实现气体的释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大学;,未经广西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0290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褐斑病包衣颗粒农药
- 下一篇:履带自走式风送高射程喷雾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