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葫芦[n]脲及其衍生物包结乙烯或乙炔及释放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702904.4 | 申请日: | 2013-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192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发明(设计)人: | 薛红;于在华;黄燕梅;贺海翔;黄楠;施泽远;闭东维;白广佳;廖玉辉;常国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N25/00 | 分类号: | A01N25/00;A01N27/00;A01P21/00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530004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葫芦 及其 衍生物 乙烯 乙炔 释放 方法 | ||
1.本发明以葫芦[n]脲及其衍生物为大环分子包结乙烯或乙炔气体形成较稳定的固态包结物。
2.权利要求1葫芦[n]脲及其衍生物湿法包结乙烯或乙炔气体包结。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制剂使葫芦[n]脲溶解在水溶液中,并且保证溶液中葫芦[n]脲的浓度足够,为其组装成固态的组装体系提供可能。
3.权利要求1中的葫芦[n]脲干法包结乙烯或乙炔气体包结。
4.权利要求1中的葫芦[n]脲包括n=5,6,7,8,10,和其相应修饰的衍生物。
5.权利要求1中的包结气体的释放,采用物理加热的方法或加入能与葫芦[6]脲形成更稳定的包结物的方法将其置换出来,或者加入可以改变葫芦[6]脲端口结构性质的制剂,破坏原来包结物的分子间作用,使其释放出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大学;,未经广西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0290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褐斑病包衣颗粒农药
- 下一篇:履带自走式风送高射程喷雾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