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催化酯化和酯交换的Sn-1;3选择性固定化脂肪酶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56064.2 | 申请日: | 2013-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9452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8 |
发明(设计)人: | 辛本荣;郑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益(上海)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1/08 | 分类号: | C12N11/08;C12P7/6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杨昀 |
地址: | 200137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脂肪酶 制备 固定化脂肪酶 选择性固定 催化酯化 功能基团 酯交换 应用 高酯 孔径分布 末端连接 伯胺基 试剂盒 专一性 烷烃 交换 | ||
1.一种固定化脂肪酶,其包含:
(a)载体,其中所述载体的功能基团是与C8-15的烷烃末端连接的伯胺基;
(b)固定于所述载体的脂肪酶,
其中,所述载体是碱性离子交换树脂载体,且其中,所述载体的功能基团含量为1~5mmol/g,孔径分布为15~60nm,粒径分布为0.15~0.3mm,比表面积为为150~500m2/g。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化脂肪酶,其中,所述载体的骨架为聚丙烯酸酯型或苯乙烯型骨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化脂肪酶,其特征在于,所述脂肪酶由选自下组菌产生的脂肪酶:疏棉状嗜热丝孢菌(Thermomyces lanuginose)、米黑根毛霉(Rhizomucor miehei)、米黑毛霉(Mucor miehei)、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根霉(Rhizopus sp.)、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伯克霍尔德氏产脂肪酶(Burkholderia sp.);通过基因工程或蛋白质工程改造而得的脂肪酶;或市售的脂肪酶。
4.一种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的功能基团是与C8-15的烷烃末端连接的伯胺基,功能基团含量为1~5mmol/g,孔径分布为15~60nm,粒径分布为0.15~0.3mm,比表面积为150~500m2/g;所述载体是碱性离子交换树脂载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载体,其中,所述载体的骨架为聚丙烯酸酯型或苯乙烯型骨架。
6.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固定化脂肪酶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i)提供所述载体;
ii)提供所述脂肪酶,并任选在其中加入酶蛋白交联剂;
iii)使所述载体与所述脂肪酶接触,从而使得所述脂肪酶固定于所述载体;
iv)任选干燥步骤iii)中所得的固定有脂肪酶的载体,以获得所述固定化脂肪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i)中还包括对所述载体进行如下的预处理:用0.05mol/L~1mol/L的碱液和酸液交替浸泡或冲洗所述载体1~5次,然后仅用0.05mol/L~1mol/L的碱液再次浸泡或冲洗载体1次,再用水洗至水呈中性。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iii)中所述载体与所述脂肪酶的比例为1:3~3:1。
9.一种进行酯交换、酯化、酸解或醇解反应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使用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固定化脂肪酶作为催化剂。
10.一种包含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固定化脂肪酶的试剂盒或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益(上海)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丰益(上海)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5606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