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覆盖件拉延模具及拉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653919.6 | 申请日: | 2013-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901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0 |
发明(设计)人: | 宁佳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22/2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郝瑞刚 |
地址: | 10220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覆盖 拉延 模具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覆盖件的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覆盖件拉延模具及拉延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一些汽车覆盖件通过模具进行拉延。模具包括设置在压力机上的凹模和凸模,以及设置在所述凹模和凸模之间的压料板。在凹模在对压料板对应的两侧各设有单条拉延筋。板料在拉延成型后,板料的压料面部分存在较严重的翘曲现象。板料经过拉延后产生翘曲,就是因为其经过单条拉延筋时,上下层变形不均匀造成的。板料成型后的翘曲影响其后续与相关零件的搭接。如果再通过增加一套模具对成型板料进行整形,又会使成本增大。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做了有益改进。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覆盖件拉延模具及拉延方法,可有效抑制钣金件成型后压料面的翘曲。
(二)技术方案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汽车覆盖件拉延模具,包括凹模、凸模和设置在所述凹模与所述凸模之间的压料板;所述凹模和压料板之间放置板料,该凹模和压料板可带动板料与所述凸模合模;所述凹模和所述压料板之间在该凹模的两侧压料区分别设有多条拉延筋结构;其中,所述凹模和所述压料板之间在每侧压料区设有至少一条向上凸起的拉延筋结构和至少一条下凹的拉延筋结构。
其中,所述凹模和所述压料板之间在每侧压料区设有两条拉延筋结构。
进一步,在所述每侧的压料区,靠近内侧的拉延筋结构为下凹的结构,且靠近外侧的拉延筋结构为向上凸起的结构。
再进一步,下凹的拉延筋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凹模上的凹模凸筋和对应设置在所述压料板上的压料板凹槽;向上凸起的拉延筋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凹模上的凹模凹槽和对应设置在所述压料板上的压料板凸筋。
其中,所述凹模凸筋与所述压料板凹槽对应配合,且所述凹模凹槽与压料板凸筋对应配合。
优选的,所述凹模凸筋和压料板凹槽的截面均为半圆型;且所述凹模凹槽和压料板凸筋的截面均为半圆型。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使用上述的汽车覆盖件拉延模具的拉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所述凹模和压料板接触并将板料压紧;
S2所述凹模和压料板带动所述板料向下移动,直至与所述凸模合模,从而使板料成型;
S3通过调整拉延筋结构的截面参数进行修模,并重复S1和S2步骤,直至制成合格的零件。
其中,所述S3的具体步骤如下:
板料成型后,查看压料区部分是否有翘曲情况;如果板料向下翘曲,则打磨压料板外侧的压料板凸筋;如果板料向上翘曲,则打磨凹模内侧的凹模凸筋。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和产品相比,本发明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可通过凹模和压料板之间在压料区的正反拉延筋结构的设置,有效抑制板料成型后压料面的翘曲,从而缩短零件的制造周期和减少后期装配零件的工作量,进而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汽车覆盖件拉延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拉延方法的方框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组件列表如下:
1-凹模;2-压料板;3-凸模;11-凹模凹槽;12-凹模凸筋;21-压料板凸筋;22-压料板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一个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覆盖件拉延模具,包括凹模1、凸模3和设置在所述凹模1与凸模3之间的压料板2;凹模1安装上模座上,上模座固定安装在压力机的滑块上;压料板2和凸模3安装在下模座上,该下模座固定在压力机的工作台上。压料板2和凸模3可在垂直方向产生相对滑动,压力机工作台上的顶杆穿过下模座并顶住压料板,从而提供拉延过程中的压边力。
所述凹模和压料板之间放置板料,该凹模和压料板可带动板料与所述凸模合模;所述凹模和所述压料板之间在该凹模的两侧压料区分别设有多条拉延筋结构;其中,所述凹模和所述压料板之间在每侧压料区设有至少一条向上凸起的拉延筋结构和至少一条下凹的拉延筋结构。通过凹模和压料板之间在压料区的正反方向拉延筋结构的设置,相比单侧单条拉延筋的结构而言,能够使板料上下层受拉延后变形均匀,有效抑制板料成型后压料面的翘曲,从而缩短零件的制造周期和减少后期装配零件的工作量,进而降低生产成本。
其中,所述凹模和所述压料板之间在每侧压料区设有两条拉延筋结构。在所述每侧的压料区,靠近内侧的拉延筋结构为下凹的结构,且靠近外侧的拉延筋结构为向上凸起的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5391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空心锻件的锻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后支撑架的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