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车辆的冲击吸收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29506.4 | 申请日: | 2013-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6322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7 |
发明(设计)人: | 郑义静;郑熙锡 | 申请(专利权)人: |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R19/20 | 分类号: | B60R19/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14 | 代理人: | 程伟,王锦阳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车辆 冲击 吸收 设备 | ||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12年12月10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所提出的韩国专利申请号10-2012-0143081的优先权权益,并通过引用将其全文纳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车辆的冲击吸收设备,更具体地,涉及用于车辆的使用保险杠后梁和外部气囊的冲击吸收设备。
背景技术
通常地,用于车辆的冲击吸收设备沿车辆的纵向方向安装在车辆的前侧和后侧处从而吸收冲击以保证乘客的安全,减少施加在碰撞体(例如行人、物体或其它车辆)上的排斥冲击力,并且当车辆与碰撞体碰撞时将车身及其所安装的元件的损伤或变形降至最低。
根据相关技术,用于车辆的冲击吸收设备包括保险杠后梁,所述保险杠后梁具有梁形状并且沿车辆的宽度方向设置在车辆的前侧和后侧处。碰撞吸能盒分别沿车辆的宽度方向安装在保险杠后梁的两侧处。
碰撞吸能盒沿车辆的纵向方向的前端部通过固定支架或固定板安装在保险杠后梁处,而碰撞吸能盒沿车辆的纵向方向的后端部通过固定支架或固定板安装并支撑在侧构件处。
侧构件沿车辆的宽度方向设置在车辆的左侧和右侧处并且沿着车辆的纵向方向延伸。
例如,在相关技术的安装了保险杠后梁和碰撞吸能盒的车辆发生前方碰撞的情况下,比碰撞吸能盒更向车辆前方延伸的保险杠后梁可以吸收和减少冲击能量同时通过接收的冲击能量而变形。
此外,未被保险杠后梁吸收的部分冲击能量传递至连接到保险杠后梁的碰撞吸能盒,并且因此碰撞吸能盒也在通过接收的冲击能量而变形的同时吸收和减少冲击能量。
未被包括保险杠后梁及碰撞吸能盒的冲击吸收设备吸收的冲击能量传递至连接到碰撞吸能盒的侧构件,因此侧构件也通过接收的冲击能量而变形的同时吸收和减少冲击能量。
由于侧构件连接至车身的其它元件,传递至侧构件的冲击能量通过侧构件传递并分布到车身的其它元件。
根据另一种冲击吸收设备,外部气囊设置在保险杠后梁的前侧处从而当车辆与行人碰撞时减少行人的碰撞损伤。
当车辆与行人碰撞时,外部气囊可以形成气囊垫用于吸收冲击,从而利用用于吸收冲击的气囊垫的冲击吸收效果来减少行人的碰撞伤害。
相关技术的用于车辆的冲击吸收设备包括冲击吸收气囊、保险杠后梁和碰撞吸能盒。将冲击吸收气囊有效安装在保险杠后梁处并且使冲击吸收气囊朝向车辆前侧平稳膨胀的方法是必要的。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上述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发明背景技术的理解,因此其可以包含的信息并不构成在本国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用于车辆的冲击吸收设备,其优点在于,当车辆与碰撞体碰撞时,有效减少对例如行人的碰撞体的碰撞损伤或伤害。
此外,本发明提供用于车辆的冲击吸收设备,其优点在于,便于保险杠后梁的制造过程、简化结构和减少制造成本。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用于车辆的冲击吸收设备包括保险杠后梁,所述保险杠后梁沿车辆的宽度方向延伸。充气机保护器安装在所述保险杠后梁的前表面处从而沿车辆的纵向方向覆盖所述保险杠后梁的前表面。气囊模块设置在所述充气机保护器处并且沿车辆的宽度方向膨胀。
所述保险杠后梁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个侧部可以通过碰撞吸能盒安装在侧构件上。
所述气囊模块可以包括气囊垫,当气体注入所述气囊垫中时该气囊垫沿纵向膨胀并且沿着车辆的宽度方向延伸。充气机可以将气体注入所述气囊垫中。
所述充气机可以通过一个或多个组装螺栓被接合并安装在所述保险杠后梁上。
所述保险杠后梁可以包括上闭合部分,下闭合部分,和中间凸缘,所述中间凸缘沿车辆的高度方向一体地连接所述上闭合部分和所述下闭合部分。
所述上闭合部分和所述下闭合部分可以分别具有四边形形状,可以被限定为沿着车辆的宽度方向,并且可以被限定为基于所述中间凸缘竖直对称。
所述上闭合部分和所述下闭合部分可以沿车辆的纵向方向朝向车辆的前侧设置。
所述保险杠后梁可以滚轧形成从而具有一个板被多级弯曲的形状。
在所述保险杠后梁中,从所述下闭合部分的下表面至所述上闭合部分的上表面的高度等于或大于136.8mm。
所述充气机保护器可以沿着车辆的宽度方向延伸并且可以在车辆的高度方向上多级弯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2950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防盗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天车精确定位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