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齿轮齿条式旋转发电汽车减振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98637.0 | 申请日: | 2013-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912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王国业;石存;唐雨萌;张忠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F6/00 | 分类号: | F16F6/00;F16F7/00;F03G7/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齿轮 齿条 旋转 发电 汽车 减振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具有振动能量回收功能的减振器装置,尤其涉及发电式汽车振动能量回收减振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减振多采用双向作用筒式减振器,在电动汽车上也有采用直线电机回收振动机械能的,但直线位移小,发电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回收汽车的振动能用以发电,并达到减振和能量回收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齿轮齿条式旋转发电汽车减振器由上吊环1、防尘罩2、下吊环3、上吊环杆4、壳体5、轴6、齿条7、齿轮8、大双曲面齿轮9、小双曲面齿轮10、电机定子11、电机转子12、下吊环连接座13、直线轴承14、直线轴承座15、滚动轴承16、滚动轴承17、滚动轴承18、端面轴承19组成;壳体5通过下吊环3与汽车车轮轴销轴连接,电机定子11固定安装在壳体5内;齿条7和上吊环杆4通过上吊环1与汽车车身销轴连接;车身上下振动带动齿条7上下运动,齿条7通过与齿轮8的啮合带动齿轮8旋转,齿轮8通过轴6带动大双曲面齿轮9旋转,大双曲面齿轮9通过小双曲面齿轮10带动电机转子12转动,电机转子12相对电机定子11转动,从而产生电能并对车身上下振动起阻尼作用。
上吊环1通过上吊环杆4固定连接于齿条7上,上吊环1与防尘罩2固定连接,下吊环3通过下吊环连接座13固定连接于壳体5上;直线轴承座15与壳体5固定连接,上吊环杆4与壳体5之间可通过直线轴承14和直线轴承座15的配合实现相对运动;轴6与壳体5之间通过滚动轴承16和滚动轴承17配合实现相对转动,小双曲面齿轮10和电机转子12固定连接成一体,与壳体5间通过滚动轴承18配合实现相对转动;电机转子12另一端与壳体5之间装有端面轴承19,对电机转子12起到轴向和周向定位作用并减小摩擦。
对于不同负载,不同振动幅度的车,可通过调节发电电流的大小,调节电机转子12和电机定子11间的磁阻力矩大小,从而控制减振性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够回收汽车的振动能,通过齿轮齿条转化为旋转机械能,实现电机转子12和电机定子11相对旋转,从而进行发电,并通过定子转子间磁阻力矩以及齿轮啮合阻力作用实现减振。
附图说明
图1减振器三维剖视图。1:上吊环;2:防尘罩;3:下吊环;4:上吊环杆;5:壳体;6:轴;7:齿条;8:齿轮;9:大双曲面齿轮;10:小双曲面齿轮;11:电机定子;12:电机转子;13:下吊环连接座;14:直线轴承;15:直线轴承座;16:滚动轴承;17:滚动轴承;18:滚动轴承;19:端面轴承。
图2减振器整体结构纵向剖视图。
图3减振器中间轴结构横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工作时,上吊环1与汽车车身销轴连接,下吊环3与车轮轴销轴连接,在汽车行驶过程中,由于冲击存在振动,使得与下吊环3固定连接的壳体5和与上吊环1固定连接的齿条7存在上下相对运动。
齿条7相对壳体5的上下相对运动,通过齿轮8、轴6、大双曲面齿轮9和小双曲面齿轮10,转化成电机转子12相对电机定子11的旋转运动,从而进行发电。
电机转子12相对于电机定子11旋转时会受到磁阻力矩作用,此阻力加上齿轮啮合过程产生的冲击阻力,使得上吊环1和下吊环3在运动时有阻力作用,达到减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未经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986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采用减震装置的车轮
- 下一篇:板材加工装置及加工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