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面板及其中像素结构以及驱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594443.3 | 申请日: | 2013-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052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姚晓慧;许哲豪;薛景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 | 分类号: | G02F1/133;G02F1/1362;G09G3/36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吴大建;刘华联 |
地址: | 51813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 面板 其中 像素 结构 以及 驱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液晶显示器,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显示面板及其中像素结构以及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薄型化的显示趋势,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简称LCD)已广泛使用在各种电子产品的应用中,例如手机、笔记本计算机以及彩色电视机等。
垂直配向型液晶显示器(Vertical Alignment Liquid Crystal Display,简称VA-LCD)在目前的显示器产品中应用较为广泛,16.7M色彩和大可视角度是它最为明显的技术特点。然而,由于在不同视角下所观察到的液晶指向不同,这样会导致在大视角下观察到的颜色失真,因此,为了改善大视角颜色失真的情况,在液晶像素设计时,一般将一个子像素分成如图1所示的两部分8畴(domain)的结构。其中一部分为主(Main)区,另一部分为分(Sub)区,然后,通过控制两区电压来改善大视角失真,这种方式被称为低色偏(Low Color Shift,简称LCS)设计。
3D LCD是一种新型的显示潮流,薄膜交错相位差带式(Film Pattern Retarder,简称FPR)为3D显示的主流技术之一,该技术是通过左右眼看到不同行的画面来实现3D效果。为了避免3D的串扰(Cross-talk)现象,传统的3D FPR像素(pixel)设计需要将上下行像素间的遮光距离设计得要适当大一些,但这会影响2D条件下的穿透率。而常规的LCS设计将像素分为两个子分区,即Main区和Sub区,也使得无法在3D模式下实现LCS效果。因此,如何解决上述问题,以增进液晶显示器的2D与3D的兼容性和低色偏显示效果,乃业界所致力的课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是需要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该像素结构能够有效地增进液晶显示器的2D和3D的兼容性,以及提高2D显示和3D显示的低色偏显示效果。另外还提供了包括该像素结构的显示面板和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像素结构,包括:多个子像素,每个子像素包括:第一显示区,配置以接收第一扫描线的扫描信号,进而接收第一数据线上的数据信号而具有第一电位;第二显示区,配置以接收所述第一扫描线的扫描信号,进而接收与所述第一数据线相邻的第二数据线的数据信号而具有与所述第一电位不同的第二电位;第三显示区,配置以接收与所述第一扫描线相邻的第二扫描线的扫描信号,进而接收来自所述第二显示区的第二电位而具有第三电位。
2)在本发明的第1)项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每个显示区包括开关元件,所述开关元件包括一栅极、一第一源/漏极以及一第二源/漏极,
其中,该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的栅极共同电连接所述第一扫描线,该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的第一源/漏极分别电性连接第一显示区的第一子像素电极和第二显示区的第二子像素电极,该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的第二源/漏极分别电性连接第一数据线和第二数据线;
该第三显示区的栅极电连接与所述第一扫描线相邻的第二扫描线,该第三显示区的第一源/漏极电性连接第三显示区的第三子像素电极,该第三显示区的第二源/漏极电性连接第二显示区的第二子像素电极。
3)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给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多条数据线;多条扫描线,与所述数据线交错配置形成多个子像素区;多个子像素,配置与所述子像素区内,每个子像素中包括:第一显示区,配置以接收第一扫描线的扫描信号,进而接收第一数据线上的数据信号而具有第一电位;第二显示区,配置以接收所述第一扫描线的扫描信号,进而接收与所述第一数据线相邻的第二数据线的数据信号而具有与所述第一电位不同的第二电位;第三显示区,配置以接收与所述第一扫描线相邻的第二扫描线的扫描信号,进而接收来自所述第二显示区的第二电位而具有第三电位。
4)在本发明的第3)项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每个显示区包括开关元件,所述开关元件包括一栅极、一第一源/漏极以及一第二源/漏极,
其中,该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的栅极共同电连接所述第一扫描线,该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的第一源/漏极电性连接第一显示区的第一子像素电极和第二显示区的第二子像素电极,该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的第二源/漏极分别电性连接第一数据线和第二数据线;
该第三显示区的栅极电连接与所述第一扫描线相邻的第二扫描线,该第三显示区的第一源/漏极电性连接第三显示区的第三子像素电极,该第三显示区的第二源/漏极电性连接第二显示区的第二子像素电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9444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