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测试薄片介质复介电常数的谐振器以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93628.2 | 申请日: | 2013-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050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冯春楠;王金龙;吴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中兴智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27/26 | 分类号: | G01R27/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08 天津市滨海***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测试 薄片 介质 介电常数 谐振器 以及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波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测试薄片介质复介电常数的谐振器以及系统。
技术背景
射频识别(RFID,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技术是利用无线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双向通信,以达到识别目的并交换数据的自动识别技术。作为一种快速、实时、准确采集与处理信息的高新技术和信息标准化的基础,被列为本世纪十大重要技术之一。在标签天线设计的仿真阶段,如何有效准确的对材料介电常数和损耗角正切进行建模表征和测试,关系到设计结果的准确性。关于材料的介电常数和损耗角正切,材料厂商给出的参数主要是在低频端,如1KHz或1MHz时的介电常数值,而此参数引用到840-845MHz和915-925MHz的中国超高频RFID标签工作频率上建模仿真,其准确性较差。因此,高效、准确的测试出使用基材的介电常数和损耗角正切值,对标签设计的准确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测试薄片介质复介电常数的谐振器以及系统,可以高效、准确的测试出薄片介质的复介电常数值。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测试薄片介质复介电常数的谐振器,包括:微带基板,进一步包括:微带线谐振带条,所述微带线谐振带条附于所述微带基板上方,所述微带线谐振带条两端为信号输入端口,中间为一宽带带阻谐振结构,所述宽带带阻谐振结构上方用于放置待测薄片介质。
其中,所述微带线谐振带条的宽度可调节。
其中,所述微带线谐振带条的长度可调节。
其中,所述微带谐振带条材质采用金属铜。
其中,所述带阻谐振结构呈M形。
其中,所述带阻谐振结构M形两边的带条宽度小于中间带条的宽度。
其中,所述带阻谐振结构M形两边的带条长度小于中间带条的长度。
其中,所述谐振器采用印刷电路技术进行加工。
其中,所述微带基板板材为1mm厚的FR-4双面板,介电常数为4.4。
其中,所述微带谐振带条材质厚度为0.035mm。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薄片介质复介电常数测试系统,包括:微波信号源、以上所述的谐振器,以及矢量网络分析仪,所述微波信号源与所述谐振器信号输入端连接,产生微波信号通过所述信号输入端进入所述谐振器,所述矢量网络分析仪与所述谐振器输入端链接,所述矢量网络分析仪用于测试分析所所述谐振器产生的谐振频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测试薄片介质复介电常数的谐振器以及系统,谐振器体积小、使用方便、测试误差小,能够实现在UHF频段范围内介质材料复介电常数准确迅速的非损伤测量。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谐振器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微带线谐振带条形状放大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谐振器实物图。
图4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薄片介质复介电常数测试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5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薄片介质复介电常数测试系统的测试示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谐振器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微带线谐振带条100及微带基板200,微带线谐振带条100附于微带基板200上方,微带线谐振带条100两端有两个端口,用于信号输入,微带线谐振带条的中间为一个宽带的带阻谐振结构,上方用于放置待测薄片介质。在一实施例中,该宽带的带阻谐振结构呈M形。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总,微带谐振带条材质采用金属铜。整个谐振器采用印刷电路技术进行加工完成。
在一具体示例中,微带基板板材为1mm厚的FR-4双面板,其介电常数为4.4。微带谐振带条材质厚度为0.03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中兴智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中兴智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936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小叶紫檀拼板方法
- 下一篇:一种圆柱形工件三轴翻转夹持机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