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组合虾钩无效
申请号: | 201310592955.6 | 申请日: | 2013-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365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钟益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钟益富 |
主分类号: | A01K83/00 | 分类号: | A01K83/00;A01K93/00;A01K9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041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渔具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干钓虾的一种组合虾钩。
背景技术
不管是在江海还是湖泊,只要有清洁水源的地方就有虾存在,而且虾肉味美,人人喜食;钓虾的渔饵一般使用蚯蚓,在钩子上穿入蚯蚓,渔线的一端系上钩子,渔线的另一端系在渔竿尖端,渔线中也有穿有浮子的,以便显示咬钩情况,把穿有蚯蚓的钩子放入河底,就可以垂钓了;但在现实钓虾活动中,虾吃饵一般是先用二只大钳试探着钳住渔饵,然后往荫蔽处游去,当认为无危险时,就用大钳将渔饵从钩上撕下往嘴里送,或者直接用大钳将渔饵连钩子一起往嘴里送,吃光钩上的渔饵后,就将钩子从嘴里吐出;当虾连钩带渔饵送进嘴里开始吃,至虾还未将渔钩从嘴里吐出这段时间内,如果此时提竿就能把虾钓上来;人们在水面上只能凭浮子的移动和下沉的信息来感知有虾咬钩,但不知虾是在用大钳钳着渔饵,还是已吃在嘴里,如果凭浮子的信息来提竿,往往大都是空钩;由于虾的嘴巴小,使用一般的鱼钩不容易放入嘴里,渔具店也出售一种长柄的虾钩,使用时可以将整条蚯蚓穿在钩子中,使用这样的长柄钩,钩上的蚯蚓也常给虾抽出而成为空钩;如何减少空钩率,也是钓虾人们的普遍愿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的一种组合虾钩,是集虾钩、坠、浮子三者于体,其能够避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简化了钓虾的装备。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组合虾钩,包括钩体,其特征在于:钩体的中间折弯成为系渔线的钩头,一端设置成钓钩,另一端设置成铅坠座,;钩头下可拆卸地装有浮漂,在钓钩一端的钩柄中间以螺旋状缠绕一段金属阻尼丝,另一端的铅坠座上可拆卸地装有铅坠。
有益的是,上述的金属阻尼丝,在作钓时,蚯蚓从钩尖穿入,中间经阻尼丝,直到钩柄末端,如果虾用大钳想将蚯蚓从钩上撕下时,在金属阻尼丝的阻尼下使蚯蚓不易从钩中抽出。
有益的是,上述的浮漂在钓钩入水后,钓钩在浮漂的浮力作用下,使钩尖始终向上,高于水底下的淤泥平面,不易被淤泥遮盖,利于虾的发现和咬钩。
非常有益的是,上述的铅坠在虾吃钩中饵后,想快速离开而游动,其时的拖拉力,作用到铅坠,铅坠给于的反力,使虾钩刺中虾嘴,虾中钩后感到不适,就想往荫蔽处逃窜,此时大幅度拉动渔线,使水面的浮子明显下沉或移动,钓者见此,即可扬竿收线,十有八九能拉虾出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设置了金属阻尼丝、浮漂和铅坠,减少了空钩率,使钓虾成为乐事。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钩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来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附图2、3所示意,这一种组合虾钩,其包括有钩体(1)、浮漂(2)、铅坠(3)、金属阻尼丝(4),钩体(1)中间折弯成为系渔线的钩头(104),其中一端弯曲成为长形钩柄(103)、钩背(102)和钩尖(101),另一端弯曲成为铅坠座(105),钩体(1)的钩头(104)下面可拆卸地装有浮漂(2),浮漂(2)的浮力小于钩体和铅坠的质量,钩体(1)的铅坠座(105)上可拆卸地装有铅坠(3),长形钩柄(103)的中间以螺旋状缠绕一段金属阻尼丝(4),金属阻尼丝(4)的长度为5至10毫米,其金属丝的直径为钩体(1)钢丝的1/3至2/3,长形钩柄(103)与铅垂线的夹角为100至115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钟益富,未经钟益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9295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冻疮的软膏
- 下一篇:一种莜麦面粉加工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