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智能手机的摔倒检测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310581621.9 | 申请日: | 2013-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611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李青;许可;邹羿;方杭翔;张大龙;张效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M1/24 | 分类号: | H04M1/24;H04M1/725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宝筠 |
地址: | 450002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智能手机 摔倒 检测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体运动行为、状态检测和识别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智能手机的摔倒检测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民生是社会上每个人关注的重心,现阶段有一些疾病突发状况威胁着每一个人的生命健康,例如:心脏病、急性病等,在发生突发状况的时候人会因为疼痛或缺乏意识而摔倒,因此通过检测人的摔倒能够确定人是否发生突发状况。现有技术中已有检测人是否摔倒的独立设备,但是独立设备需要专门的硬件设备组成,不仅需要额外购买而且不方便携带。
现在随着移动技术的不断推广,智能手机已被人普遍携带及使用,而且智能手机具备一定的数据处理功能,因此人们希望智能手机能够检测人是否摔倒,因此现在需要一种适用于智能手机的摔倒检测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智能手机的摔倒检测方法及装置,该方法能够利用智能手机检测人是否摔倒,而且方便用户携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方式实现:
一种基于智能手机的摔倒检测方法,包括:
利用智能手机的三轴加速度传感器获取当前的第一三轴加速度,并由所述第一三轴加速度计算第一合加速度;
若所述第一合加速度小于第一预设阈值,则获取当前的第二三轴加速度,并由所述第二三轴加速度计算第二合加速度;
若所述第二合加速度大于第二预设阈值,则获取当前的第三三轴加速度,延时一定时间后获取当前的第四三轴加速度;
依据所述第三三轴加速度和所述第四三轴加速度计算三轴加速度的变化值;
若所述变化值小于第三预设阈值,则获取当前的第五三轴加速度,并计算所述第五三轴加速度与所述第一三轴加速度的三轴矢量变化合;
若所述三轴矢量变化合大于第四预设阈值,则确定携带所述智能手机的用户处于摔倒状态。
优选的,依据所述第三三轴加速度和所述第四三轴加速度计算三轴加速度的变化值包括:
将所述第三三轴加速度与所述第四三轴加速度的各轴加速度分别相乘,获取三个轴乘积;
获取所述三个轴乘积绝对值的第一和值,将所述第一和值作为所述三轴加速度的变化值。
优选的,计算所述第五三轴加速度与所述第一三轴加速度的三轴矢量变化合包括:
将所述第五三轴加速度与所述第一三轴加速度的各轴加速度分别相减,获取三个轴差值;
获取所述三个轴差值平方的第二和值,将所述第二和值作为三轴矢量变化合。
优选的,第一预设阈值包括0.6g;
第二预设阈值包括1.5g;
第三预设阈值包括30(m/s2)2;
第四预设阈值包括10(m/s2)2。
优选的,在则获取当前的第三三轴加速度之前还包括:
在获取当前的第一三轴加速度时,记录当前的第一时间;
在获取当前的第二三轴加速度时,记录当前的第二时间;
若所述第二时间与第一时间的时间间隔小于预设时间阈值,获取当前的第三三轴加速度。
优选的,还包括:
若所述第一合加速度不小于第一预设阈值,或若所述第二合加速度不大于第二预设阈值,或若所述变化值不小于第三预设阈值,或若所述三轴矢量变化和不大于第四预设阈值,则重新获取当前的第一三轴加速度,并由所述第一三轴加速度计算第一合加速度。
优选的,在确定携带智能手机的用户处于摔倒状态之后还包括:
在所述智能手机的显示屏上弹出摔倒提示界面;
若在预设时间内接收用户输入的取消摔倒指令,则退出摔倒提示界面;
若在预设时间内没有接收用户输入的取消摔倒指令,则触发告警呼救。
优选的,告警呼救包括:
采用GPS定位技术或移动网络定位技术对所述智能手机进行定位,获取用户当前位置;
利用智能手机将所述用户当前位置以短信的形式发送至急救人员;
利用智能手机将所述用户当前位置以文本的形式发送至急救中心;
利用智能手机的扬声器发出预设的语音信息。
一种基于智能手机的摔倒检测装置,包括:
第一处理单元,用于利用智能手机的三轴加速度传感器获取当前的第一三轴加速度,并由所述第一三轴加速度计算第一合加速度;
第二处理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一合加速度小于第一预设阈值,则获取当前的第二三轴加速度,并由所述第二三轴加速度计算第二合加速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8162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