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跟踪实现方法及电子跟踪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310574681.8 | 申请日: | 2013-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938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易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50/06 | 分类号: | G06Q50/06 |
代理公司: | 佛山东平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07 | 代理人: | 詹仲国 |
地址: | 中国香港新界天*** | 国省代码: | 中国香港;8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跟踪 实现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子跟踪实现方法及电子跟踪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车载货物主要采用标准集装箱的方式实现货物运输,在运输过程中,发货方、收货方及承运人中的某一方会派人员对货物进行跟踪,以确保车载货物在途中运输的安全性;为了确保车载货物的安全性,通过在货车上安装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简称为GPS)设备进行跟踪,若车载货物在途中被盗或者受到破坏,则车载货物的完整性受到了破坏,因此并不能确保车载货物的完整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跟踪实现方法及电子跟踪系统。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跟踪实现方法,所述电子跟踪实现方法包括:
通过射频识别的方式获取车载货物的电子标签信息;
将所述电子标签信息发送给发货方、收货方及承运方分别对应的用于监测所述车载货物的运输信息的第一监测设备、第二监测设备、第三监测设备,其中,所述车载货物通过灵活长度的钢丝锁定在锁定机构上;
在所述车载货物的运输途中,通过互锁传感器监测所述钢丝是否被非法折断或者所述锁定机构是否被非法打开;
若所述钢丝被折断或者所述锁定机构被打开,则通过位置定位系统获取所述车载货物的实时位置信息,并将所述实时位置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一监测设备、第二监测设备、第三监测设备。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跟踪系统,所述电子跟踪系统包括:
射频模块,用于通过射频识别的方式获取车载货物的电子标签信息;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电子标签信息发送给发货方、收货方及承运方分别对应的用于监测所述车载货物的运输信息的第一监测设备、第二监测设备、第三监测设备;
灵活长度的钢丝和锁定机构,其中,所述车载货物通过灵活长度的钢丝锁定在锁定机构上;
互锁传感器,用于在所述车载货物的运输途中监测所述钢丝是否被非法折断或者所述锁定机构是否被非法打开;
位置定位模块,若所述钢丝被折断或者所述锁定机构被打开,则通过所述位置定位模块获取所述车载货物的实时位置信息,并通过所述第一发送模块将所述实时位置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一监测设备、第二监测设备、第三监测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该灵活长度钢丝的锁定机构,适应标准集装箱和大部分的运输工具的封签监控,通过监测钢丝是否被折断或者锁定机构是否被打开,从而可以使发货方、收货方及承运人实时监控物流运输中的货物,从而在全球范围内确保货物运输供应链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电子跟踪实现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电子跟踪实现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电子跟踪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电子跟踪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电子跟踪实现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参见图1,本发明实施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1、通过射频识别的方式获取车载货物的电子标签信息。
步骤102、将电子标签信息发送给发货方、收货方及承运方分别对应的用于监测车载货物的运输信息的第一监测设备、第二监测设备、第三监测设备,其中,车载货物通过灵活长度的钢丝锁定在锁定机构上。
步骤103、若在车载货物的运输途中,通过互锁传感器监测钢丝是否被折断或者锁定机构是否被打开。
步骤104、若钢丝被折断或者锁定机构被打开,则通过位置定位系统获取车载货物的实时位置信息,并将实时位置信息发送给第一监测设备、第二监测设备、第三监测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易捕有限公司,未经易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7468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