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建筑板材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573085.8 | 申请日: | 2013-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496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7 |
发明(设计)人: | 邓利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邓利新 |
主分类号: | C04B28/00 | 分类号: | C04B28/00;C04B18/04;C04B18/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恒都律师事务所 11395 | 代理人: | 邸建凯 |
地址: | 163700 黑龙江省***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 板材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建筑板材,其特征在于,包括:砼料及与所述砼料生长为一体的前后两块纤维水泥板,其中,所述砼料的组份及其重量关系为:水,5%~10%;水泥,50%~40%;沙子,35%~25%;固体颗粒填充物,20%~10%;膨化剂,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砼料还包括粘合剂,该粘合剂在所述砼料中的重量比重为:1.5%~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水泥板具体为硅酸钙纤维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水泥板的厚度为3mm~8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颗粒填充物具体为以生活垃圾、建筑固体颗粒物垃圾或工业矿渣为原料制作而成的固体颗粒填充物。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建筑板材,其特征在于,在建筑板材的衔接部设置有子母衔接槽和/或子母衔接扣。
7.一种建筑板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权利要求1或2所述比重关系的砼料组份搅拌均匀,形成砼料浆体;
在型材模具的前后面分别插入纤维水泥板;
将所述砼料浆体从型材模具上部的开口处灌入前后两面均插有纤维水泥板的型材模具内;
在15℃~25℃的温度条件下,经过至少24小时养生使砼料与纤维水泥板生长为一体,得到初长成建筑板材;
打开所述型材模具,取出所述初长成建筑板材;
将所述初长建筑板置于20℃以上的温度环境中,经过至少20天的自然晾干,得到建筑板材成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建筑板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在15~25℃的温度条件下,经过至少24小时养生使砼料与纤维水泥板生长为一体,得到初长成建筑板材;具体为:
在20℃的温度条件下,经过24小时养生使砼料与纤维水泥板生长为一体,得到初长成建筑板材。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建筑板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水泥板的厚度为3mm~8mm。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建筑板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颗粒填充物具体为以生活垃圾、建筑固体颗粒物垃圾或工业矿渣为原料制作而成的固体颗粒填充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邓利新;,未经邓利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7308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