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组装式移动防爆墙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62600.2 | 申请日: | 2013-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285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罗鑫;许金余;白二雷;苏灏扬;任韦波;孙广坦;王志坤;朱靖塞;聂良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B1/92 | 分类号: | E04B1/92;E04B1/343;E04H9/10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 61204 | 代理人: | 慕安荣 |
地址: | 710051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装 移动 防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组装式移动防爆墙。
背景技术
人防工程是防备敌方突然袭击,有效地掩蔽人员和物资,保存有生力量进行战斗反击的重要设施,对打赢现代化战争具有重要的作用。人防工程口部是敌方打击的重点,也是我方防护的重要部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精确制导武器在空袭中使用量越来越大,命中精度越来越高,爆炸威力越来越强,空袭强度越来越大。现有的人防工程口部的防护措施主要是防护门的设置,但这已经达不到高技术战争下重要防护构筑物的保障要求。因此提高现代高技术战争条件下人防工程口部的生存能力对打赢现代化战争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就目前的科学技术手段来看,主要从两方面来分析对策:一是“软防护”,即伪装。二是,“硬防护”,主要包括防护门加固,增设防爆墙。但防护门加固存在着加固质量不易保证、施工复杂、影响使用功能、施工和长期维护费用高等不足,而防爆墙能阻挡爆炸冲击波和碎片的直接破坏作用,对目标结构起到有效的防护作用,而且构筑费用低,设置快,防护作用明显,是提高人防工程口部的生存能力的首选措施。
在公告号为CN 201801972 U的实用新型中,公开了一种“可移动式防爆墙”,其防爆墙墙体由墙体芯、剪切增稠材料层和防护外层构成,防护外层包裹在墙体芯外部,剪切增稠材料层位于墙体芯和防护外层之间,防爆墙墙体一侧下部设有固定支架。
在公告号为CN 202689235 U的实用新型中,公开了“一种能重复使用的防爆墙体及其骨架”,骨架包括两个以上的平行设置的网状的支撑框架,每两个相邻的支撑框架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组网状的连接框架,每组连接框架中均包括两个以上的连接框架,每组连接框架中相邻的两个连接框架在侧边处可拆转动装配,每组连接框架中出在边缘的两个连接框架分别与对应的支撑框架可拆转动装配,相邻的支撑框架与其两侧的两组连接框架围成方形空间内填设有沙土层或砂石层。
在公告号为CN 202990152 U的实用新型中,公开了“一种防爆墙”,其包括铁丝网、土工布、弹簧、插销,铁丝网与土工布组合成包围立体几何图形并行程填充处,铁丝网之间的连接处由弹簧旋转相接,插销贯穿于弹簧。
在公开号为CN 101078243 A“装配式防爆墙和翻转式路刺组合防护装置”的发明创造中,公开了一种“装配式防爆墙”,该防爆墙采用内加筋双层钢面板,内部按设置要求和重量不同,分别填充砂土和混凝土,每个构件背后设置有两道可调斜支撑。
在公告号为CN 201512873 U的实用新型中,公开了一种“由压型钢板和混凝土组合的抗爆墙体”,其包括钢筋、混凝土和一块压型钢板,钢筋和混凝土在压型钢板的外侧,混凝土包裹住钢筋。
目前国内外对防爆墙研究的目的主要是反恐斗争中对于重点目标的防护,主要包括钢筋混凝土防爆墙、加筋土防爆墙、配筋砌体防爆墙、集装箱式防爆墙、钢板混凝土等。对于在人防工程口部中使用的防爆墙来说,有三点至关重要:一是防护能力;二是构筑时间;三是携行能力。战场环境变化迅速,需要短时间内建立有效的防御体系,加之战场环境中大型机械难以进行协助,现有的各类防爆墙存在以下问题:1、成本较高;2、抗力不够或者吸能差;3、总重量较大;4、稳定性差;5、构筑时间较长,需要使用机械进行安装。
在申请号为201210473107.9的发明创造中,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公开了一种EPS流态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该EPS混凝土是一种掺加了EPS颗粒的矿物质胶结混凝土。通过改变EPS混凝土的配合比,可以制备出容重从250kg/m3至2000kg/m3不等的混凝土,强度依次提高。从容重、吸能性能、抗侵彻能力、经济性、现场施工难易度、耐高温性能等方面来看,EPS混凝土具备适用于人防工程的潜力。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或者成本较高,或者抗力不够,或者吸能差,或者总重量较大,或者稳定性差,或者构筑时间较长,需要使用机械进行安装,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组装式移动防爆墙。
本发明由多个防爆墙单元组装而成;所述的防爆墙单元包括底座、前拉杆、后压杆、支撑框架、吸能层和包括螺栓、螺母在内的连接件。支撑框架固定在底座的上表面,一层或多层吸能层填充在支撑框架内;所述吸能层为多个用EPS流态混凝土制成的圆柱形的预制体排放而成;在所述底座的下表面分布有多个稳定桩。所述吸能层为多层时,在相邻的两层吸能层之间有中间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626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E04B 一般建筑物构造;墙,例如,间壁墙;屋顶;楼板;顶棚;建筑物的隔绝或其他防护
E04B1-00 一般构造;不限于墙,例如,间壁墙,或楼板或顶棚或屋顶中任何一种结构
E04B1-02 .主要由承重的块状或板状构件构成的结构
E04B1-16 .堆料结构,例如混凝土在现场以浇制或类似方法成型的结构,同时利用或不利用附加构件,例如,永久性结构、由承重材料覆盖的基础
E04B1-18 .包含长形承重部件的结构,例如,包含柱,大梁,骨架
E04B1-32 .拱形结构;穹窿顶的结构;折板结构
E04B1-34 .特种结构,例如,用由桅杆结构或封闭的电梯井或楼梯间等塔式结构支承的悬吊或悬臂杆件;与弹性稳定性有关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