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孔多聚糖微球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547183.4 | 申请日: | 2013-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508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梁新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新丽 |
主分类号: | A61L15/28 | 分类号: | A61L15/28;A61L15/42;C12P2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46 江苏省南京市栖***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孔 聚糖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孔多聚糖微球的制备方法,尤其是一种具有止血作用的微孔多聚糖微球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已经开发出多种新型止血材料,应用较普遍的止血敷料有传统的明胶海绵、海藻酸盐、胶原蛋白以及新近出现的胶原复合物、多聚糖和沸石等,上述止血材料在动物实验及临床应用中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不同的止血材料,有看不同的凝血机制,且上述材料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其中明胶海绵的吸收速率较慢,一般需要4周以上,因此会增加伤口的感染风险,影响伤口愈合。胶原蛋白海绵来自动物组织的胶原提取物,虽然其具有优异的止血性能,但终为异种蛋白,容易出现排异性,易引起病人过敏反应,并导致感染人源性和动物性疾病,如肝炎等,临床上表现为病人过敏反应、伤口愈合慢和伤口易感染并发症,故临床使用受到很大限制,并且蛋白胶不易储存和运输、使用不便等。
天然生物多聚糖产品发展迅速,其产品主要包括植物多聚糖及虾蟹类的提取物甲壳素、壳聚糖等,该种止血材料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无毒、无刺激性、不易引起机体过敏反应,同时不会引起传染或感染人源性及动物源性疾病,使用安全可靠,但该类材料一般溶解性较差,材料易脆,力学强度低,加工过程中一般需加酸溶解,而加酸后,其作用于人体易引起副反应,容易造成周围组织充血、红肿、流泪等副反应。
目前市场上有的微孔淀粉止血材料,是美国公司阿里斯泰的可吸收性止血材料,其有效成分是多微孔多聚糖,包括葡聚糖,该微孔多聚糖由多聚糖与表氯醇反应制得,带有羟基的表氯醇与淀粉分子作用生成乙基丙乙醇,可以使葡萄糖分子交联成三维网状结构,当其作用于出血创面时,微孔多聚糖分子能迅速吸收血液中的水分,并使血液中有效成分在颗粒表面聚集,形成凝胶状混合物,达到即刻止血的功效;同时内源性凝血因子被激活,局部形成凝血块,能在数十秒中完成凝血。由于其来自植物淀粉,可在人体内被体液中的淀粉酶降解为单糖,能在体内消化吸收,且此止血过程仅为物理过程,材料内不含任何动物潜在的疾病,无免疫反应、无过敏反应,对伤口愈合无任何毒副作用,是一种优秀的局部止血材料。然而,其在制备过程中,使用了表氯醇作为交联剂,此物质为无色油状液体,有毒性和麻醉性,对人体有潜在的危害;从止血效果上,吸水倍率低,吸水速度慢,止血效果不甚理想,特别对活动性出血止血效果欠佳;吸水后形成的凝胶粘性差,不能对破损的组织、血管产生有效的粘性封堵,在活动性出血时,止血粉不易快速附着在出血处,易被血流冲走,若在止血粉上用敷料按压,则敷料很容易被凝血块粘连,揭开敷料时易造成再次出血,因此,对活动性出血效果不甚理想,且价格昂贵。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来源于植物淀粉的具有止血作用的一种微孔多聚糖微球的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下列技术方案:
所述的方法由下列步骤组成:
初步乳化:以去除植物蛋白的植物淀粉为原料,和水按照1∶0.1-5的比例在150-250℃条件下通过挤压机进行1-10次反复挤压处理,形成初步乳化液;
酶解交联:将上述初步乳化液放冷后,加入用pH7.4的磷酸盐缓冲液配制的α-淀粉酶溶液(用量1-10%)和交联剂(用量0.5-5%),在40-95℃下,以500-5000转的转速搅拌反应;
乳化反应:在上述搅拌反应的同时,将含5-50%聚乙二醇(分子量从200-600)的水溶液缓缓滴加到上述反应液中,形成w/w型乳化液,在40-95℃下,以500-5000转的转速搅拌反应6-24小时;
洗涤精制:反应完成后,将上述反应液放冷后,加入0.1-10倍量乙醇搅匀后离心沉降静置,取下层液,用0.1-10倍量乙醇搅拌洗涤1-5次,滤过,取滤渣,用0.1-10倍量水搅拌洗涤1-5次,滤过,加0.1-10倍量水搅拌成乳液;
均质脱色:将上述乳液用均质机以100-10000转高速均质后,加入20-80目的0.5-5%的活性炭,在30-80℃下搅拌10-60分钟,用10-100微米滤芯过滤后得乳液;
干燥包装:将上述乳液在100-200℃下喷雾干燥,过80-200目筛,检测合格后包装即得。
所述一种微孔多聚糖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植物淀粉为马铃薯淀粉、玉米淀粉、木薯淀粉、小麦淀粉、高粱淀粉和绿豆淀粉。
所述一种微孔多聚糖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初步乳化步骤中通过挤压机的温度条件为150-250℃。
所述一种微孔多聚糖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酶解交联步骤中α-淀粉酶为耐高温α-淀粉酶、中温α-淀粉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新丽,未经梁新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4718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