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吡噻菌胺杀菌剂的杀真菌组合物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41439.0 | 申请日: | 2013-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426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9 |
发明(设计)人: | 陈宣明;李志念;司乃国;赵杰;王斌;王军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中化股份有限公司;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47/24 | 分类号: | A01N47/24;A01N43/88;A01N43/56;A01P3/00;A01N37/50;A01N43/54;A01N37/36;A01N43/16;A01N43/40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李颖;何薇 |
地址: | 10003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吡噻菌胺 杀菌剂 真菌 组合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用杀菌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吡噻菌胺杀菌剂与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的杀真菌组合物和应用。
背景技术
新型杀菌剂吡噻菌胺具有高效、广谱的杀菌活性,不仅对锈病、菌核病有优异的活性,对灰霉病、白粉病和苹果黑星病也显示出较好的杀菌活性。其结构式如下:
该杀菌剂适宜作物及果树包括苹果、梨、桃、柑橘、番茄、黄瓜、葡萄、小麦、水稻和草坪等,主要用于防治菌核病、灰霉病、黑星病、锈病、白粉病、纹枯病和早疫病等。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是继三唑类杀菌剂之后的又一类极具市场活力的新型农用杀菌剂,具有保护、治疗、铲除、渗透作用,能防治大多数卵菌、子囊菌、担子菌和半知菌类等真菌病害。近年来,随着该类杀菌剂的广泛使用,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对一些病害的防治效果明显下降。
杀菌剂使用历史表明,长期重复使用同一类药剂,极易使病害的部分菌株产生抗药性,而使药效明显下降。通过将具有不同作用机理的杀菌剂组合使用,有时可扩大药剂的杀菌谱,延缓病原菌抗药性的产生,发挥组合药剂的增效作用,延长药剂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吡噻菌胺杀菌剂与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的杀真菌组合物和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技术方案为:
一种杀真菌组合物,含有A、B两种活性组分,组分A和组分B两组分之间的重量比为1:100-100:1;
组分A选自杀菌剂吡噻菌胺,其结构如下:
组分B选自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所述的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选自烯肟菌酯B1、烯肟菌胺B2、唑胺菌酯B3、唑菌酯B4、嘧菌酯B5、醚菌酯B6、吡唑醚菌酯B7、肟菌酯B8、苯醚菌酯B9、丁香菌酯B10、啶氧菌酯B11、氯啶菌酯B12、氟嘧菌酯B13或苯氧菌胺B14。这些杀菌剂样品可从市场购得。所述的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结构如下:
本发明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的杀真菌组合物中,活性组分A选自杀菌剂吡噻菌胺;活性组分B选自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所述的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选自烯肟菌酯B1、烯肟菌胺B2、唑胺菌酯B3、唑菌酯B4、嘧菌酯B5、醚菌酯B6、吡唑醚菌酯B7、肟菌酯B8、苯醚菌酯B9或丁香菌酯B10;A、B两种活性组分之间的重量比为1:50-50:1。
本发明更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的杀真菌组合物中,活性组分A选自杀菌剂吡噻菌胺;活性组分B选自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所述的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选自烯肟菌酯B1、烯肟菌胺B2、唑胺菌酯B3、唑菌酯B4、嘧菌酯B5、醚菌酯B6或肟菌酯B8;A、B两种活性组分之间的重量比为1:20-20:1。
因此,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还包括该组合物作为杀真菌剂的用途。
本发明还包括上述组合物防治有害真菌。所述杀真菌组合物作为有效成分,杀真菌组合物的重量百分含量为0.1-95%。组分A和至少一种组分B按照本发明提供的合适配比预先配制好或在使用现场配制、或者将两组分单独依次使用,均呈现出显著的防病效果或明显扩大病害防治种类。
本发明组合物协同增效作用明显,对多种病原真菌引起的病害尤其是果树(苹果、梨、桃、柑橘等)、藤蔓植物(葡萄)、瓜菜类(番茄、黄瓜、甜瓜、西瓜)、禾谷类(小麦、水稻、玉米)和草坪等黑星病、锈病、疮痂病、早疫病、白粉病、纹枯病等具很好的防治作用。
本发明杀真菌组合物特别适合防治下列植物病害:苹果黑星病、苹果锈病、梨黑星病、梨锈病、桃疮痂病、柑橘疮痂病、葡萄白粉病、番茄早疫病、黄瓜白粉病、黄瓜黑星病、甜瓜白粉病、西瓜白粉病、小麦锈病、小麦白粉病、小麦纹枯病、水稻纹枯病、玉米锈病和草坪枯萎病等。
根据农作物病害的发生程度,在农作物种植区域内本发明组合物的使用浓度为5-1500mg/L(有效成分含量,下同),优选50-500mg/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中化股份有限公司;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中化股份有限公司;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414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除草组合物
- 下一篇:一种含甲磺酰菌唑和噻菌铜的复配组合物及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