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油井产能跟踪与评价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24164.X | 申请日: | 2013-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569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张春龙;张百双;刘涛;宋平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庆市永晨石油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东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47/11 | 分类号: | E21B47/11;E21B43/26;C09K1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63000 黑龙江省大庆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井 产能 跟踪 评价 方法 | ||
1.一种采油井产能跟踪与评价方法,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压裂施工时,打前置液、携砂液时在混砂车上加入液体指示剂,不同的层段施工,加入不同的液体指示剂,每个层段液体指示剂加入量为10L~250L,加入时间为1-2小时;
2)在压裂液返排期间,连续跟踪监测取样、计量,直到返排结束,排液初期15-30分钟取一次样,每次250ml,排液中期1-4小时取一次样,每次250ml,排液后期12小时取一次样,每次250ml;
3)在下泵合层生产期间,在井口或计量站取样,了解正常生产时的被跟踪井出液量的大小,井别不同跟踪取样的要求也不同;
4)样品预处理后通过分析仪器对每个样品中每种液体指示剂的浓度和光亮强度进行分别测定,取得每种液体指示剂在每个样品中的浓度和光亮强度;绘制光亮强度曲线;
5)获取各层段贡献率,各层段贡献率按下式计算:
式中---W:贡献率,%;
Ni:压裂井第i层指示剂的监测浓度值;
i:压裂层序号;
n:分层压裂井压裂层数;
6)获取分层日产液量:分层日产液量计算公式如下:
分层日产液量①=日产液量*W
式中---W:贡献率,%;
7)获取回采量:日回采量=分层日产液量①*Ni
式中---Ni:压裂井第i层指示剂的监测浓度值;
8)获取回采率:回采率计算公式如下:
回采率=回采量②/投加总量,
回采量②=每日回采量之和。
2.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液体指示剂,由下述方法制得:将2-3份的萘酰亚胺类荧光共聚物、泡腾剂加入1OOmL三颈烧瓶中,加热升温至800℃,然后开始滴加微孔发生剂及稀土元素络合物的混合液,1h内滴毕,加热回流6h,反应完毕后减压蒸馏出去溶剂,加解崩剂冷冻,冷冻12小时;解冻后,有大量沉淀析出,抽滤,将滤饼真空干燥,得中间产物为黄色固体化合物。取2-3份化合物于100mL三颈烧瓶中,加50mL乙醇将其溶解,同时升温至70℃,待化合物完全溶解后,逐滴加入花青素和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的混合液,0.5h内滴完。反应结束后,常压蒸馏出去30mL溶剂,将蒸馏后的褐色溶液倒入500mL蒸馏水中,析出大量沉淀,抽滤,将滤饼真空干燥,得固体即为指示剂;其中萘酰亚胺类荧光共聚物与泡腾剂的质量体积比为(2-3):40g/mL,泡腾剂与微孔发生剂的体积比为(3-4):40,稀土元素络合物与微孔发生剂的体积比为1:4,解崩剂与微孔发生剂的体积比为5:4,化合物与乙醇的质量体积比为(2-3):50g/mL,乙醇与花青素的体积比为50:1,乙醇与与FITC的体积比为5:1,其中原料按重量份配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指示剂,其特征在于:稀土元素络合物由稀土元素与络合剂按1∶1摩尔比进行络合而成,稀土元素为钪、钇及镧系中的镧、铈、镨、钕、钷、钐、铕、钆、铽、镝、钬、铒、铥、镱、镥中的任意一种,络合剂为乙二胺羟乙基三乙酸;泡腾剂由酸剂和碱剂组成,酸剂为有机酸;碱剂为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碳酸盐或碳酸氢盐,酸剂和碱剂的摩尔比为1∶1;微孔发生剂是二元醇;崩解剂为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体指示剂,其特征在于:酸剂为己二酸,碱剂为碳酸氢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庆市永晨石油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东北石油大学,未经大庆市永晨石油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东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2416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