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解淀粉芽孢杆菌及其液体制剂在防治核桃根腐病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93899.0 | 申请日: | 2013-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556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朱天辉;朱涵明月;李姝江;张静;刘洋;韩珊;谯天敏;张丽娜;郑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A01N63/00;A01P3/00;A01G13/00;C12R1/07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龚燮英 |
地址: | 61113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株解 淀粉 芽孢 杆菌 及其 液体 制剂 防治 核桃 根腐病 中的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态学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株解淀粉芽孢杆菌及其液体制剂在防治核桃根腐病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核桃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作用,在我国林业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中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对于提高山区农业经济水平具有积极的作用。核桃根腐病(Fusarium solani)以幼苗期受害为主,受害苗木轻者影响生长,重者造成大量死亡,成为育苗工作的一大障碍。感病的幼苗,主要表现为根部变黑腐烂,地上部叶片发黄、叶缘变黑,死亡率很高。现在四川栽培区成年大树也可发病,对核桃产业是一潜在威胁。目前主要采用化学防治和营林技术,而生物防治措施研究尚未涉及。化学防治虽是一种有效的防治手段,但存在病原菌抗药性、环境与食品安全、药害等许多实际问题,一些化学杀菌剂在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已严格限制使用。而与环境友好的生物农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是未来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对核桃根腐病防治的缺陷,提供了一株解淀粉芽孢杆菌及其液体制剂在防治核桃根腐病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株解淀粉芽孢杆菌,其分类命名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已于2013年09月12日保藏在中国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微生物菌种 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8177。
所述的解淀粉芽孢杆菌的液体制剂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一级斜面种子:常规方法制作牛肉膏蛋白胨斜面培养基,接种所述解淀粉芽孢杆菌后,培养,制成一级种子;
(2)二级液体种子:营养肉质培养液经高压灭菌后,在通氧控制下,按100mL液体盛于300mL三角瓶比例装瓶,然后在无菌状态下接种所述解淀粉芽孢杆菌斜面种子,每瓶接种2支斜面种子,振荡培养,制成解淀粉芽孢杆菌液体种子;
(3)液体发酵:营养肉质培养液经高压灭菌后,在通氧控制下按200mL液体盛于500mL三角瓶比例装瓶,在无菌状态下接种步骤(2)制得的解淀粉芽孢杆菌液体种子,接种量为液体总体积的10%,振荡培养,制成解淀粉芽孢杆菌液体制剂,然后保存。
所述的解淀粉芽孢杆菌的液体制剂的制作方法,步骤(1)中,牛肉膏蛋白胨斜面培养基的成分为牛肉膏7.0g,蛋白胨10g,NaCl5g,琼脂17g,水1000mL。
所述的解淀粉芽孢杆菌的液体制剂的制作方法,其营养肉质培养液的成分为牛肉膏7.0g,蛋白胨10g,NaCl5g,核桃枝浸渍液1000mL。
所述的制作方法得到液体制剂。
所述的液体制剂在防治核桃根腐病中的应用,未发病核桃林地用所述解淀粉芽孢杆菌液体制剂体积比的100-300倍稀释度沿根系幅面灌根,每株100毫升,每年春季施用一次,可预防根腐病发生;发病核桃按所述解淀粉芽孢杆菌液体制剂体积比50-200倍稀释度沿根系幅面灌根及附近土壤淋灌,每株200毫升,春、夏各一次,可效治疗根腐病。
本发明筛选出了对核桃根腐病有特效的新菌株Ba4,其具有抗逆性强的芽孢体,贮藏性好,抗高温、低温、耐干燥,适宜于商品化生产,且施用一次可长期有效、能持续控病,大幅降低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1、内生细菌的分离、纯化与保存
在四川广元市朝天区核桃根腐病发生地采集健康核桃根系,带回实验室分离。采回 的样本用无菌水冲洗干净,称取1.0g根组织,用70%的酒精消毒30s,无菌水洗3次后,再用4%的NaClO消毒3min后,无菌水洗3次,吸取最后一次洗涤液100μl涂抹NA平板(牛肉膏3g,蛋白胨10g,氯化钠5g,琼脂粉15-20g,蒸馏水1000ml,pH7.0,混匀分装后121℃高压灭菌30min),28℃黑暗培养24h,用于表面消毒的对照,检查表面消毒是否彻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农业大学,未经四川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9389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扭矩固定夹具
- 下一篇:一种垫圈快速组立治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