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PRC连续刚构桥长期下挠的预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92511.5 | 申请日: | 2013-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4438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19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明;杨国俊;李子青;郝宪武;赵宝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9/00 | 分类号: | G06F19/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61200 | 代理人: | 蔡和平 |
地址: | 710064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rc 连续 刚构桥 长期 预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正常使用状态下跨中最大挠度计算预测的领域,其具体涉及一种PRC连续刚构桥长期下挠的预测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刚构桥因施工方便、造价经济,在公路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可是,近年来主跨跨中长期持续过量下挠、并伴随有裂缝产生,严重影响了桥梁的正常使用;大跨连续刚构桥的长期下挠已成为限制该类桥型发展的主要问题。由于影响参数众多并且缺乏能够表征大跨桥梁结构应力特点的试验验证,大跨径混凝土梁桥的长期下挠过大问题的发生机理和相应的加固控制挠度措施尚未形成统一、系统的方法和认知。
虽然研究文献表明,很多人基于软件分析了大跨连续刚构桥长期下挠的各种因素,但不能系统的、定量的给出一套比较完整实用的预测连续刚构桥长期下挠的方法。
为此,本发明即针对大跨径梁桥长期下挠过大问题,对长期下挠的影响因素、形成机理和长期下挠预测进行探索和研究,总结出了一种预应力混凝土大跨径连续刚构桥长期下挠的实用预测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PRC连续刚构桥长期下挠的预测方法,系统的、定量的给出一套预测连续刚构桥长期下挠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如下的技术解决方案:
一种PRC连续刚构桥长期下挠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混凝土的收缩徐变引起的下绕:采集大跨连续刚构桥混凝土收缩徐变的年份x1,根据公式f1(x1)=36.795-36.013x11.005计算混凝土的收缩徐变引起的下绕f1;(2)混凝土徐变终极值引起的下绕:采集混凝土徐变终极值放大系数x2,根据公式f2(x2)=5.438x20.599exp(-3.401x21.599)计算混凝土徐变终极值引起的下绕f2;(3)箱梁的超重引起的下绕:采集箱梁超重系数x3,根据公f3(x3)=29.917x31.15exp(-13.915x32.15)计算箱梁的超重引起的下绕;(4)桥面铺装超重引起的下绕:采集桥面铺装超重x4,根据公式f4(x4)=-0.033+5.502x4计算桥面铺装超重引起的下绕;(5)预应力损失引起的下绕:采集预应力损失折减系数,根据x5,根据公式f5(x5)=0.019+22.04x5计算预应力损失引起的下绕;(6)混凝土结构刚度下降引起的下绕:采集混凝土结构刚度的降低x6,根据公式f6(x6)=10.566x61.508exp(-4.213x62.508)计算混凝土结构刚度下降引起的下绕;(7)根据步骤(1)至(6)计算的各种下绕根据公式f=1.8(f1+f2+f3+f4+f5+f6)预测大跨连续刚构桥的长期下挠。
所述徐变终极值放大系数是混凝土自身徐变终极值的1.2~1.4倍。
所述箱梁超重系数的确定方法为:实际混凝土的容重减去设计混凝土的容重除以设计混凝土的容重,取值范围为0~10%。
所述桥面铺装超重系数的确定方法为:将桥面铺装厚度偏差值调整为上部结构箱梁总重的10%,铺装厚度偏差除以设计厚度的总重即为桥面铺装超重系数,取值范围为10%~50%。
所述预应力损失折减系数的确定方法为:成桥后3年内损失0~10%,3年~30年,损失10%~20%。
所述混凝土弹模折减系数的取值范围为:0~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9251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挠性管环向增强层非熔合结构
- 下一篇:TY24C阀组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F 电数字数据处理
G06F19-00 专门适用于特定应用的数字计算或数据处理的设备或方法
G06F19-10 .生物信息学,即计算分子生物学中的遗传或蛋白质相关的数据处理方法或系统
G06F19-12 ..用于系统生物学的建模或仿真,例如:概率模型或动态模型,遗传基因管理网络,蛋白质交互作用网络或新陈代谢作用网络
G06F19-14 ..用于发展或进化的,例如:进化的保存区域决定或进化树结构
G06F19-16 ..用于分子结构的,例如:结构排序,结构或功能关系,蛋白质折叠,结构域拓扑,用结构数据的药靶,涉及二维或三维结构的
G06F19-18 ..用于功能性基因组学或蛋白质组学的,例如:基因型–表型关联,不均衡连接,种群遗传学,结合位置鉴定,变异发生,基因型或染色体组的注释,蛋白质相互作用或蛋白质核酸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