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睫状神经营养因子突变体及其修饰型突变体和用途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491131.X 申请日: 2013-10-17
公开(公告)号: CN104558148B 公开(公告)日: 2018-11-06
发明(设计)人: 王健;刘君;李莉莉;郑秀玉;张振龙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
主分类号: C07K14/475 分类号: C07K14/475;C12N15/12;C12N15/63;C12N1/20;C07K1/113;A61K38/18;A61P3/04;A61P3/10
代理公司: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代理人: 丁业平;张天舒
地址: 100024 ***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神经 营养 因子 突变体 及其 修饰 用途
【说明书】: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睫状神经营养因子突变体及其修饰型突变体和用途。其中,所述的睫状神经营养因子突变体是通过在睫状神经营养因子的氨基酸序列的基础上,保留了第17位的半胱氨酸,将第63位的谷氨酰胺突变为精氨酸,并且去除了C末端的15个氨基酸而得到的。通过本发明的睫状神经营养因子突变体能够获得修饰专一性高的修饰型睫状神经营养因子,从而克服因修饰而带来的如修饰产物不均一,结果不稳定等系列问题,并使重组CNTF蛋白结构更为稳定,与天然蛋白相比具有更高的生物学活性和可溶性,并且修饰型睫状神经营养因子与未修饰型睫状神经营养因子相比具有长效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修饰型睫状神经营养因子突变体、DNA、重组表达载体、遗传工程宿主细胞、修饰型睫状神经营养因子突变体、所述睫状神经营养因子突变体以及修饰型睫状神经营养因子突变体的用途、药物组合物。

背景技术

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iliary neurotrophic factor,简称为CNTF)是一种小分子蛋白,全长由200氨基酸组成,分子量在23KD左右。CNTF在体内以两个二聚体形式进行储存,经过酶解成单体后发生生物学作用。CNTF可以促进包括运动神经元、感觉神经元、交感神经元、海马神经元等多种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的生长和分化。

CNTF因为最初是从鸡的睫状体中提取出来,并可维持鸡副交感神经节的存活而得名。90年代,在将人源CNTF用于治疗肌肉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ALS)的实验研究中发现,对一组ALS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发现病人的体重大大降低,使用药物组体重比安慰剂组明显降低。CNTF曾被用来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但因副反应太大及疗效不确切而终止了临床实验,但在实验中意外地发现用药者的体重都明显下降。后Regeneron公司根据这一发现,开发了重组人CNTF药物并已完成肥胖症的三期临床实验,并取得了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差异的结果。研究表明CNTF可通过激活位于下丘脑的受体而对机体的体重设定点进行调节,从而起到减少摄食、减轻体重的作用。针对这一结果进行在肥胖症领域进行实验,结果表明CNTF在体内可与下丘脑的特异性受体结合,激活抑制食欲的关键信号通路,抑制进食欲望且使机体不会产生饥饿感,从而使体重减轻。研究发现,CNTF具有多种功能,能促使多种神经细胞的存活、营养肌肉,促进糖、脂代谢和调节能量平衡以及摄食行为。在神经系统,肌肉系统,肥胖症极其相关疾病的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和广阔的临床前景。

而由于CNTF在治疗或预防肥胖症及其相关疾病中存在半衰期短,活性较低的缺陷,目前现有技术中已开发出了各种CNTF的突变体(或称变异体),因此CNTF突变体的常规制备方法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是已知的。

例如中国专利申请公开No.CN1687413A公开了一种CNTF突变体(hCNTF),该hCNTF的第17位的半胱氨酸替换为丙氨酸;第63位的谷氨酰胺替换为精氨酸;第64位的组氨酸替换为丙氨酸;去除hCNTF的C末端1-30个氨基酸。此外,CN1687413A还公开了一种CNTF突变体,其第17位半胱氨酸变为丝氨酸,并去掉C端的16个氨基酸。

中国专利申请公开No.CN1387568A公开了一种商品化的CNTF突变体——Ax15,其63位的谷酰胺酸被突变为精氨酸、而且C末端的15个氨基酸被取代,以及第17位的半胱氨酸被替换。

而上述CNTF突变体虽然在治疗或预防相关疾病的活性有所提高,但是仍存在半衰期短,免疫原性高以及活性较低的缺陷,临床中需要多次注射才能获得令人满意的疗效,这给病人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精神压力和身体反应。因此,目前急需开发出一种具有较高活性且疗效时间较长的CNTF突变体药物势在必行。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9113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