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桑葚果酒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82311.1 | 申请日: | 2013-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604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9 |
发明(设计)人: | 陶兴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陶兴福 |
主分类号: | C12G3/02 | 分类号: | C12G3/02;C12R1/86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21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桑葚 果酒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果酒,具体是一种桑葚果酒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桑椹(葚),又名桑实、乌椹。为桑科落叶乔木桑树的成熟果穗。主产于我国南方育蚕区。以个大、肉厚、紫红色、味甘略酸者为佳。 桑椹味甘、酸,性微寒。归心、肝、肾经。 功效: (1)滋阴补血:用于阴血不足所致的眩晕耳鸣、虚烦失眠、须发早白。 (2)生津润肠:用于津伤口渴、内伤消渴及阴血不足所致的肠燥便秘。 用法,用量:煎服,6~15克。 桑椹主含:葡萄糖、果糖、苹果酸以及维生素B1、B2、C等。研究还发现桑葚果含有抗癌成分,已引起国内外医学界的高度重视。桑葚果营养价值高,天然风味浓郁,醇香甘甜,口感已被广大消费者认可,民间常用作清凉饮料或调味剂,是国家卫生部认定的药食两用品。以鲜桑葚果为原料直酿鲜桑葚果酒,这在国内尚无任何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酒色紫红、口感醇厚、酒香果香并存,营养丰富并具保健功能的发酵型鲜桑葚果酒及其酿造方法。
本发明以鲜桑葚果浆为原料,以蔗糖、玉米浆、柠檬酸、洁净水为辅料,经发酵菌种发酵制得,各组份原料及用量重量份比为:
鲜桑葚果浆 80-150
蔗糖 20-50
玉米浆 5-10
柠檬酸 0.6-1
洁净水 250-350
酿酒酵母 上述原料重的3-5%。
本发明发酵型鲜桑葚果酒的酿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上述原料配比调配原料,灭菌处理;
2、发酵:
①主发酵:将上述原料、辅料按比例调配、灭菌处理后并入容器,调节pH3~4,接入占原辅料3~5%的发酵菌种,密闭容器,置于15~30℃的室内进行发酵,2~10d后,在发酵过程中再另流加占原辅料5~15%的蔗糖,2~10d内流加完成;
②后发酵:将发酵液过滤后,转入经消毒的容器中进行后发酵,温度控制在15~30℃,时间在20~30d;
③陈酿:将酒液更换经消毒的容器,温度控制在15~20℃,时间在90d以上,期间适时更换容器3~6次;
3、澄清,采用现有下胶、冷热处理、高速离心、精滤等方法进行澄清;
4、灭菌包装,将澄清后的酒液装瓶,灭菌包装。
所述的鲜桑葚果浆由成熟的鲜桑葚果实经破碎打浆制得。
采用上述方法酿成的果酒,经检测,产品达到如下技术指标:
酒精度V/V≥12°(在20℃条件下) 桑葚果甜苷mg/L≥20
总酸(以乳酸计)g/L 5.5~10.0 桑葚果VC mg/L≥60
总黄酮mg/L≥75。
本发明的优点:
1)本发明酒色紫红,澄清透明晶亮,口感醇厚、清新、绵软,酒香果香并存,酒体丰满完整,高贵典雅;
2)本发明在酿制过程中微生物降解了桑葚果中高热量的糖等,使之形成酒度,一举两得,而桑葚果甜苷、黄酮、VC等有效成分损失较小,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从而保证了桑葚果的保健功效;
3)本发明优选不同发酵特性的菌种进行发酵,可以酿造不同风味和酒度的鲜桑葚果酒,以满足不同消费人群的需要;
4)本发明生产工艺简单,发酵周期短,产品收得率高,生产成本低。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阐述:
实施例1
将桑葚果浆100kg,蔗糖50kg,柠檬酸0.6kg,玉米浆10kg,优质山泉水250kg,进行调配,灭菌处理后并入容器,调节pH3.5,加入酒精酵母活化菌种15kg,密闭容器,置于24℃的室内主发酵7d后进行粗滤,再另行流加50kg蔗糖,在7天内完成,粗滤酵母,将酒液转入经消毒的容器中,在20℃条件下,后发酵30d,将酒液更换经消毒的容器,温度控制在15℃,陈酿90d,每30d换缸一次。加入果胶酶2kg进行澄清处理,取上清酒液装瓶,进行巴氏灭菌后贴标,得到成品酒。
成品酒特征:
酒体淡红色,澄清,透明,有光泽,无悬浮物及沉淀物,具有发酵的酒香、陈酿的醇香,和鲜桑葚果香甜风味,入口甘香绵甜,酒度达到18°。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陶兴福,未经陶兴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823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