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屏蔽拖车的锁紧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77175.7 | 申请日: | 2013-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385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纪权;薛道荣;张锐强;王瑞华;魏少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北京奥普科星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T7/12 | 分类号: | B60T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纽乐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210 | 代理人: | 史静 |
地址: | 10004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屏蔽 拖车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拖车的停车制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屏蔽拖车的锁紧机构。
背景技术
拖车具有起吊、拽拉和托举牵引等多项功能。拖车本身的质量均超过两吨,超大型的拖车质量有80吨以上的,拖车工作时车体重量加上货物重量后其整体重量往往极大,这样大质量的车体在停车时需要的制动力巨大,车体本身自带的刹车、离合在普通停车时可以满足需求,只需要有足够的制动距离即可。但在一些紧急情况下,大车速需要紧急停车时,拖车本身的刹车、离合就不能很好的满足了,此时若通过刹车强行停车,往往造成事故或车体本身的损坏。因此,一个可靠的辅助刹车或锁紧系统对拖车而言就是很必要的。一种不需要人为控制的,自动触发的,性能稳定可靠,能够及时停车并且不对拖车本身造成损害的锁紧机构对拖车而言是极其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屏蔽拖车的锁紧机构,以克服目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屏蔽拖车的锁紧机构,包括拖车车体和位于拖车车体前方的架体,所述架体内底部设有与拖车传动链条配合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转动连接有曲柄连杆,所述曲柄连杆上部转动连接锁芯的下部,所述锁芯顶端的外形与拖车车体前端锁钩的外形相配合,所述锁芯的上部设有锁芯孔,所述锁芯孔内设有锁芯弹子,所述锁芯弹子的前端挤有推杆,所述锁芯的后方设有顶杆,所述顶杆安装在拖车车体上,所述顶杆、锁芯弹子和推杆在拖车运动状态时呈一直线。
进一步的,所述架体上部固定连接有安装盒,所述锁芯的中上部与安装盒活动连接,所述推杆设置于安装盒内前部。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板的上部和锁芯的下部均设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与曲柄连杆两端的轴孔相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锁芯上从上到下依次设有制动件、强力弹簧和连接件,制动件的下部内套于连接件的上部且中心通过螺钉连接,连接件的上部外套有强力弹簧,所述制动件和连接件在垂直方向上设有制动间隙。
进一步的,所述推杆外套有弹子套筒,所述推杆为阶梯轴结构且较小直径的一端外套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挤压于推杆较大直径的一端和弹子套筒。
进一步的,所述顶杆与锁钩均设置在固定体装置上,所述固定体装置通过垫片与拖车车体连接。所述垫片的厚度分为1mm、2mm、和3mm三种。
进一步的,所述拖车车体的前部并列设有两个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的内部设有缓冲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架体的两侧均设有安全销,所述连接板两端与安全销的接触部位为梯形,且梯形的顶端面上设有安全销孔。优选的,所述安全销销头的斜度大于莫氏6号锥度2度59分12秒,小于5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拖车上安装本发明的锁紧机构,在拖车停车制动中,顶杆自动触发锁紧机构,辅助完成拖车停车。由于整个装置为纯机械装置,性能稳定可靠,多个弹簧的应用,极大的降低锁紧机构和车体的磨损。整个机构自动触发、性能稳定可靠、磨损小。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屏蔽拖车锁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屏蔽拖车锁紧机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锁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屏蔽拖车锁紧机构运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屏蔽拖车锁紧机构锁紧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拖车车体;2、架体;3、传动链条;4、连接板;5、曲柄连杆;6、锁芯;61、制动件;62、强力弹簧;63连接件;64、螺钉;7、锁钩;8、锁芯孔;9、锁芯弹子;10、推杆;11、顶杆;12、安装盒;13、弹子套筒;14、弹簧;15、固定体装置;16、安全销孔;17、缓冲装置;18、缓冲弹簧;19、安全销。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北京奥普科星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北京奥普科星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7717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