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车齿轮箱密封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68103.6 | 申请日: | 2013-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912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高震天;黄成荣;刘玉雷;李传龙;高宏宇;吴化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北车集团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29 | 分类号: | F16H57/029 |
代理公司: | 大连万友专利事务所 21219 | 代理人: | 王发 |
地址: | 116022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车 齿轮箱 密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车齿轮箱密封装置,属于铁路机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机车齿轮箱密封主要有两种形式:接触式密封或迷宫式密封。
接触式密封,就是作为固定件的齿轮箱体和旋转件的齿轮或车轮间使用毛毡或高分子材料相互接触,来达到对箱体的密封作用,比较典型的是目前国内使用的东风4B机车和韶山4电力机车。这种方式初期尚可达到密封作用,但时间稍长密封材料就会因磨损而失去密封作用,造成漏油。为了保证正常运用,不得不反复添加润滑油或把润滑油换成油脂,造成大量的油品浪费,对环境也造成污染。(《SS4改型机车齿轮箱装配工艺对漏油的影响》,机车车辆工艺,2006年第6期)
迷宫式密封,是使用迷宫间隙在旋转时形成动态涡流,对齿轮箱体内外形成密封作用。比较典型的应用是国内使用的东风4D系列机车的齿轮箱。这种方式要求迷宫间隙相对稳定,但是在机车运行时,由于车轮的震动,会使迷宫密封间隙发生变化,造成润滑油渗漏,渗漏的油品也会随车轮旋转造成机车本身的污染和环境的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机车齿轮箱密封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机车齿轮箱密封装置,由固定在齿轮箱上的定密封圈及固定在齿轮上的动密封圈构成,所述定密封圈和动密封圈轴向剖面呈径向齿间相互间隙交错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密封圈及动密封圈轴向剖面的相邻径向齿间还呈轴向齿间相互间隙交错状。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发明的目的,多付所述定、动密封圈通过固定螺栓及定位销叠加。
本发明的方案,充分考虑机车的运行状态,特别是机车高速运行时空气相对齿轮箱流动形成负压的车轮风对密封结构的影响,没有接触性磨损,避免了车轮振动对密封的影响,密封安全可靠,组装、拆卸方便简单,解决了多级密封的加工、组装、维护检修和润滑油回流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机车齿轮箱密封装置轴向剖面原理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动密封圈一,2-动密封圈二,3-定密封圈一,4-定密封固定螺栓,5-三级回油孔,6-二级回油孔,7-一级回油孔,8-定密封圈二,9-齿轮,10-轴承,11-定位销,12-动密封固定螺栓,13-齿轮箱,14-动密封圈径向齿,15-动密封圈轴向齿,16-定密封圈径向齿,17-定密封圈轴向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看图1,本实施例的机车齿轮箱密封装置,定密封圈一3和定密封圈二8通过定密封固定螺栓4固定在齿轮箱13上。动密封圈一1和动密封圈二2通过动密封固定螺栓12固定在齿轮9上,定密封圈径向齿16和动密封圈径向齿14间相互间隙交错,相邻径向齿上的定密封圈轴向齿17和动密封圈轴向齿15间相互间隙交错。
从齿轮箱13体内向外第一级密封为径向密封,由定密封圈二8上的径向齿16利用较小的间隙和充足的轴向长度配合动密封圈二2平直段实现,使大部分的润滑油得到密封,确保在下部有足够的润滑油润滑轴承;因为是间隙密封,必然有一定量的润滑油进入第一二级密封之间,为保证润滑油回到箱体内,在定密封圈二8上留出回油口7。
第二级密封是轴向密封,通过定密封圈一3和动密封圈二2的相邻径向齿上的轴向齿间配合,确保润滑油在轴向的密封,此时仅有极少量润滑油进入第二三级密封之间,在定密封圈一3上留出回油孔6,解决了迷宫密封间隙发生变化,造成的润滑油渗漏问题。
第三级密封是防尘密封,定密封圈一3和动密封圈一1的相邻径向齿上的轴向齿间配合,防止灰尘异物进入污染润滑油。
为保证动密封圈一1和动密封圈二2的定位可靠,两者间还安装了定位销11。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北车集团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北车集团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681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