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果汁豆奶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461107.1 申请日: 2013-09-29
公开(公告)号: CN103859051A 公开(公告)日: 2014-06-18
发明(设计)人: 孟祥河;叶沁;汪生健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工业大学
主分类号: A23C11/10 分类号: A23C11/10
代理公司: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代理人: 黄美娟;俞慧
地址: 310014 浙***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果汁 豆奶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果汁豆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大豆作为公认的功能因子,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大豆制品的需求日益增加。豆奶作为最为广泛接受的传统大豆制品之一,消费量逐年增加。然而目前市场上的豆奶产品品种单调,尤其以鲜卖为主,高品质、长保质期的豆奶产品十分有限。限制豆奶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不良的豆腥味,虽然近年来在脱腥工艺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豆奶产品仍远不能与花色多样的牛乳制品比肩。此外尽管豆乳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低聚糖、异黄酮等功能性物质丰富,但维生素不均衡,尤其Vc、VA缺乏。另一方面,果汁维生素、微量元素含量丰富,果味芬芳,风味宜人。营养学上,集豆奶、果汁优点于一身的果汁豆奶无疑将具有无可比拟的平衡互补优势,天然水果香气弥补了豆奶豆腥味,而且降低的pH改善了豆奶的杀菌强度同时延长了产品的保质期,一举多得,因此优势明显。

豆奶混合果汁改善了产品的营养、风味及抗菌性,但随之而来的是产品pH值下降,部分大豆蛋白变性、凝聚,而盐离子的存在会加剧沉淀现象。因此酸性条件下,尤其pH值接近大豆蛋白的等电点(pI4.5-4.6)时,豆乳体系失稳、沉淀,是果汁豆奶产品不能广泛投产的主要瓶颈。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采用高压均质减小分散相的粒径提高分散度;(2)添加外源乳化稳定剂增加体系的粘度并利用大分子亲水胶体与蛋白的相互作用来稳定乳化体系,常用的有CMC、瓜尔豆胶、阿拉伯胶、黄原胶、藻酸丙二醇酯、果胶等,以及上述复配的稳定剂;(3)选择适当的离子螯合剂调节体系中金属离子状态,如柠檬酸、乙二胺四乙酸、磷酸盐等,螯合Fe,Mg等离子,降低ξ电势;(4)豆奶乳酸菌预发酵然后果汁调酸的方法。CN101897360公布了一种以大豆、弱酸性果汁(浓缩哈密瓜汁、浓缩荔枝汁或浓缩木瓜汁)等为原料,辅以甜味剂、酸味剂、乳化稳定剂,经调配,均质,杀菌、灌装,进而制成一种哈密瓜果汁豆奶饮料及工艺,其本质上是以弱酸果汁及稳定剂改善产品的酸性条件,而且适用范围有限。CN102388979A一种幼儿果汁豆奶:本发明公开一种幼儿果汁豆奶,所述豆奶由豆奶、蜂蜜、白砂糖、苹果汁、甜橙汁、柠檬酸钠、柠檬酸、山梨酸钾、香精、复合酸奶稳定剂、果胶、水、保加利亚乳酸菌、乳酸链球菌组成,产品营养丰富,味道纯正,口感细腻,豆奶香气加新鲜水果味,使婴幼儿更加喜爱。CN102630757A公开了一种发酵型豆浆、果汁豆奶及其制备方法,典型特征包括乳酸菌乳糖发酵12~16h得发酵型豆浆,然后调配、定容、调香、均质、灭菌、冷却得发酵型豆奶。产品大豆豆腥味减少明显,口味滑爽、细腻,在豆奶中加入纳豆激酶,提高产品的营养功效。上述方法均在一定程度上对果汁豆奶的稳定性有所改善,但离商业化要求仍有较大的差距。其中乳酸菌预发酵方法较为可行,因为酸敏感的大豆蛋白被部分水解了,因此降低了酸变性程度,然而,该方法要明显增加产品的生产周期,此外纯种发酵对生产环境的卫生要求也显著提高,更为重要的是,从严格意义上讲,此类产品属于发酵型,与调配型果汁豆奶产品有显著的区别。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果汁豆奶,以解决豆奶的豆腥味及酸性条件下豆奶的稳定性问题,同时提高产品的营养性。

本发明的第二个发明目的是提供所述的果汁豆奶的制备方法,通过工艺条件的控制解决豆奶的豆腥味及酸性条件下豆奶的稳定性问题,同时提高产品的营养性。

下面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具体说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果汁豆奶,其采用芬芳的果汁掩盖豆腥味,通过引入外源的具有广泛pH范围稳定性的酪蛋白糖肽(GMP)和/或具有高度稳定性的内源大豆乳清蛋白水解物(SWPH)和/或水溶性大豆多糖(SSOP)来解决稳定性问题,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果汁豆奶,含有下述组分,组分含量以质量百分含量表示如下:

其中大豆乳清蛋白水解物、可溶性大豆多糖、酪蛋白糖巨肽的含量不同时为0。

作为优选,所述的果汁豆奶由下述组分组成:

其中水解大豆乳清蛋白、可溶性大豆多糖、酪蛋白糖巨肽的含量不同时为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611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