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转向球销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56474.2 | 申请日: | 2013-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078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潘琦俊;胡柏丽;彭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禾田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7/18 | 分类号: | B62D7/18;F16C11/06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马荣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转向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转向系统技术,特别涉及一种汽车转向球销。
背景技术
汽车的车轮与车轴之间是通过主球销相互连接的,同时车轮与转向杆之间也是用转向球销连接的,现有的主球销及转向球销是在锥形定位杆的小径一端设计一螺纹杆,锥形定位杆的大径一端设计一实心球体,尤其是实心球体部分的表面形状要有相当高的尺寸精度和形状精度,必须经过精磨才能达到要求,这就给加工带来了很大困难,按现有的一般工艺水平,是用锻压的方式制造毛坯,然后经回火处理后,精车成型,再经过淬火后经行精磨,由于锻造毛坯精度很低,所以精车的加工余量较大,造成材料、工时、人工的严重浪费。目前为解决这一问题,大都是从加工工艺方面进行改进。现在阶段比较先进的改进方案是采用冷挤压方式制造产品毛坯,这种方法虽能提高毛坯精度,但为保证材料能充满挤压模模腔,必须加大材料的投放量,合模时,多余的材料沿挤压模分模线处产生严重飞边毛刺,既给后续加工带来困难,又影响毛坯精度,同时造成材料严重浪费,另外因球销为实心球体,挤压球体时需较大压力,必须选用大功率的挤压设备和强度很高的挤压模具。所以这种工艺虽然能提高毛坯精度,但仍然不能令人满意,而且增加了设备和模具的投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降低冷挤压时所需的压力,提高毛坯精度,增加模具使用寿命,同时精简机械加工工序的汽车转向球销。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转向球销,包括球销本体,所述的球销本体包括椎体、连接在椎体一端并与转向拉杆连接的螺纹杆、连接在椎体另一端的球端面,所述的球端面上设有凹槽,所述的凹槽的深度大于球端面半径。
所述的凹槽底壁面积大于所述凹槽的开口面积,所述的凹槽开口到凹槽底壁的槽壁为弧形过渡。
本发明采用上述结构,具有以下优点:1、降低冷挤压时所需的压力,提高毛坯精度,增加模具使用寿命,同时精简机械加工工序;2、节省材料,对挤压设备功率要求不高,进一步提高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的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1中,1、椎体;2、螺纹杆;3、球端面;4、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汽车转向球销,包括球销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球销本体包括椎体1、连接在椎体1一端并与转向拉杆连接的螺纹杆2、连接在椎体1另一端的球端面3,其外径为¢25。所述的球端面3上设有凹槽4,凹槽4的深度大于球端面3半径。凹槽不低于3mm。
凹槽4底壁面积大于凹槽4的开口面积,凹槽4开口到凹槽4底壁的槽壁为弧形过渡。
球销是一种汽车转向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作用是在车轮与车架之间传递力和力矩。控制臂或推力杆通常通过球销与其它件实现连接。这些接头应该满足下述要求:有较小的摩擦;在使用期间不需要进行保养,以减少使用成本或降低劳动强度;连接应该有一定的弹性;
采用这种结构可以大量节约金属材料,储存油脂容积增加提高球销与球座之间的润滑,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可降低冷挤压时的压力,对冷挤压机功率要求,模具使用寿命提高,有效的提高毛坯精度,从而简化机加工过程,提高生产效率及产品的稳定性,尤其适合大批量生产。
球销采用这种结构可以降低冷挤压时所需的压力,提高毛坯精度,增加模具使用寿命,同时精简机械加工工序。本专利的优点在于,它节省材料,对挤压设备功率要求不高,模具使用寿命增长,毛坯精度提高,简化机械加工工艺,进一步提高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的寿命。
该球销的生产工艺为:采用冷挤压方法将棒料缩径、墩锥和挤压,缩径形成螺杆的毛坯,经墩锥形成锥体,然后进行精挤形成凹坑球体,即可制造成凹坑球销毛坯,按目前国内的冷挤压工艺水平,此毛坯精度完全可达到要求,经过车削倒锥后,可直接精面,从而大大减少机加工,提高生产效率。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禾田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未经芜湖禾田汽车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5647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