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芳纶纤维混纺纱及其制备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46966.3 | 申请日: | 2013-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982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发明(设计)人: | 戴伟强;王乐君;陈德华;张勇;杨志华;苏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申安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G3/04 | 分类号: | D02G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城创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4 | 代理人: | 刘伍堂 |
地址: | 20150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纤维 混纺纱 及其 制备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生产领域,确切的说是一种芳纶纤维混纺纱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芳纶纤维是迄今为止世界上高性能纤维中用途最被看好的纤维。由于技术难度高,以前只有美国杜邦和日本帝人等公司进行产业化生产。该产品被广泛用于航空航天和国防工业,制造技术极为保密。我国对该产品完全依赖进口。通过连续4个五年计划都被列入国家“863”计划,终于攻关成功,并在近几年投入产业生产。
芳纶纤维是一种新型高科技合成材料,主要分为1414凯夫拉芳纶和1313.T450芳纶两种。它具有超高强度、高模量和耐高温、耐酸耐碱、重量轻等优良性能,其强度是钢丝的5~6倍,模量为钢丝或玻璃纤维的2~3倍,韧性是钢丝的2倍,而重量仅为钢丝的1/5左右,在560℃下不分解、不熔融,且具有良好的绝缘性和抗老化性能。
由于国内具有了生产该高性能纤维的产能,这种纤维将会在更广泛的专用、特殊用途及民用纺织、服饰的开发上被提出来。本企业基于在市场上有更为主动的立足之本,紧跟形势需要,引领纺织纱线流行,提出了开发芳纶纤维混纺纱市场应用宽度的设想。由于芳纶纤维的多种优异性能,促使我们向军用军需品方向考虑,根据不同用途,合理混配其他纤维,以达到制成的军用军需品,如:服装、帐篷、车篷布等符合使用需要。但是,配棉用料之间的差异大,如:纤维粗细、长短、色泽、比例极差大,难以混合均匀,且芳纶本身的可纺性差,易缠绕;强力高,易损机件等问题,因此,我们必须创造性地完成与之匹配的生产制备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原有纺纱的方法缺陷,现有设备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芳纶纤维混纺纱及工艺制备,以便能够配套军用军需品混纺纱线的制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芳纶纤维混纺纱,其特征是:采用1414.Kevlar芳纶;1313.T450芳纶;阻燃黏胶;腈氯纶;精梳棉;导电纤维;锦纶;天丝八种原料,细度分别为1.7、2.2、3旦尼尔,任选其中的四种原料作为主体原料,它们的原料长度在48~51毫米,其余四种辅助原料长度分别为28和38毫米的。
一种芳纶纤维混纺纱,其特征是采用如下纺纱工艺流程:
(1) 根据产品比例配重,并对5公斤溶液/吨,将一定比例的原料一边喷洒溶液,一边送入和毛机,进行充分搅拌混匀;所述5公斤溶液为90%水和10%毛油(重量)的混合溶液;
(2) 将拌匀的芳纶混和原料装入储棉筐并遮盖,平衡12小时以上;
(3) 将芳纶混和原料经过如下的工序:装入抓棉机、混开棉机、开棉机、给棉机、清棉机,然后做成一定重量花卷;
(4) 上述所成花卷中的纤维条再经过如下的工序:梳棉、并条、粗纱、细纱、筒子。
所述并条是将芳纶混纺纤维生条经过三道并合6根*6根*6根,随后经过牵伸并制成混纺纤维熟条。
上述各个工序中应采取的工艺过程包括:
(1)梳棉工序(FA186G型梳棉机):将芳纶混纺花卷经过分梳混和,均匀成一定规格的混纺生条;
(2)并条工序(FA305C型并条机):将芳纶混纺生条经过三道并合6*6*6(根)、牵伸制成一定质量、规格要求的混纺熟条;
(3)粗纱(A456型粗纱机):将芳纶的混纺熟条经过牵伸、加捻制成一定成型、质量、规格的混纺粗纱;
(4)细纱(128K型细纱机):将芳纶混纺粗纱经过细纱机制成客户产品所需支数、捻度、条干均匀度、强力等规格的成纱;
(5) 筒子(萨维沃):将芳纶混纺纱经过筒子车,做成客户所需要的成形、重量和质量规格。
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生产工艺过程简单,生产的产品具有超高强度、高模量、耐高温、耐酸耐碱、重量轻等优良性能,且具有良好的绝缘性和抗老化性能,同时解决了芳纶本身的可纺性差,易缠绕;强力高,易损机件等问题。该芳纶纤维混纺纱线的开发和配套军用军需品的成功,将会带来企业的市场和创新的思路,同时军用军需品的坚牢度、阻燃性、抗静电能力与以往的纤维混纺纱有了本质的改变。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原料采用1313.T450芳纶,1414凯夫拉芳纶以及导电纤维。主要技术指标是:1313.T450芳纶93%/,1414凯夫拉芳纶5%,导电纤维1% ,混纺纱支数是35.5支。
所述的产品的具体工艺步骤及其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申安纺织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申安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4696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赛络紧密纺包芯纱的生产工艺
- 下一篇:粗梳毛机的金属针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