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的按时间控制二维跟踪太阳的方法及实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38066.4 | 申请日: | 2013-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728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王新庚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新庚 |
主分类号: | G05D3/12 | 分类号: | G05D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02 山东省济南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按时 控制 二维 跟踪 太阳 方法 实施 装置 | ||
所属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的按时间控制二维跟踪太阳的方法及实施装置,为太阳能利用领域所需,特别适用于创建大规模太阳能热发电或聚光型光伏发电产业。
背景技术
对太阳进行跟踪,是太阳能热发电及聚光型光伏发电的关键技术之一。目前所采用的常规二维跟踪太阳(跟踪太阳的方位角和高度角)的方法,由于受到其实施装置机械结构形式的限制,很难用于建造大型太阳能热发电或聚光型光伏发电设备。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常规二维跟踪太阳,其实施装置机械结构形式的局限性,本发明提供一种全新的按时间控制二维跟踪太阳的方法及实施装置。
本发明之‘新’二维跟踪,系指有别于,通过跟踪太阳的方位角Φ和高度角β,实现对太阳进行跟踪的常规方法。本发明新在,通过跟踪太阳在垂直于水平正南方向的平面上的投影高度角θ,及太阳光射线与正南方向之间的夹角ψ,从而实现对太阳作二维全方位跟踪。该投影高度角θ=F(Φ,β),夹角ψ=f(Φ,β)均为太阳方位角Φ和高度角β的函数,也可推演成太阳高度角β和赤纬角δ、时角H的函数。同时,本发明根据如是方法,设置一南北水平放置的固定轴,并在该固定轴上安装若干与之垂直的随动轴;并由此,通过按时间控制固定轴及随动轴运转,实现对θ与ψ跟踪,从而使与该二轴联结的若干太阳能接收器对太阳作精确跟踪。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投影高度角θ及夹角ψ,与太阳方位角Φ、高度角β的关系推演示图。
图中:HC----太阳光射线,β---太阳高度角,Φ---太阳方位角,θ---投影高度角,ψ---HC与CA之间的夹角;
由图中各角的几何关系,不难推演出函数θ=F(Φ,β)及ψ=f(Φ,β)的具体计算式。
附图2为本发明用于槽式抛物柱面高温集热装置实施例。
图中:1.管状固定轴,2.蜗轮减速器,3.支杆,4.蜗轮减速器,5.拉杆,6.槽式抛物柱面集热器,7.托架,8.集热真空玻璃管,9.铰链,10.铰链内放大,11.拉杆联结套,12.法兰,13.导热介质出入管,14.支杆,15.集热真空玻璃管,16.槽式抛物柱面集热器,17.托架,18.随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采用本发明上述新的跟踪方法及实施装置原理,所设计的大型按时间控制跟踪太阳的高温集热设备,采用块组合方式;其中第一组成单元(块),如附图2示。管状固定轴1南北水平放置,并在其上安装与之垂直的随动轴18,该固定轴,由蜗轮减速器2驱动。与托架7、17联结的槽式抛物柱面集热器6、16,随同托架一起,在拉杆5的拉动下,绕随动轴转动;拉杆由蜗轮减速器4通过拉杆端丝杠驱动。通过两个蜗轮减速器,按时间控制固定轴1与拉杆5运转状况,跟踪投影高度角θ及夹角ψ,即可实现槽式抛物柱面集热器对太阳的精确跟踪。位于槽式抛物柱面集热器聚焦线上的真空玻璃管,与随动轴同心,导热介质输送管线穿行于管状固定轴中。通过拉杆端联结套11及管状固定轴端的法兰12,可联结下一个组成单元,并可根据需要依次联下去。此后所联结的组成单元,均由第一组成单元的两个蜗轮减速器统一驱动。若将槽式抛物柱面集热器,更换成聚光型光伏电池板,此设备即可用于聚光型光伏发电。
计算机控制部分,硬件主要由单片机与时钟芯片组成;软件采用间断运行跟踪的技术方案,用C语言与汇编语言编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由于本发明的固定轴是卧式的,因此,采用块组合方式,可根据需要做的很长(以至上百米);于是,可实现用一套控制驱动系统,驱动若干太阳能接收器;从而,大大减少了占地面积,降低了设备成本。又,如上述实施例所示,当将本发明用于热发电高温集热设备时,由于位于槽式抛物柱面集热器聚焦线上的真空玻璃管,与随动轴同心,使导热介质输送管线可穿行于管状固定轴中,使原本复杂的导热介质管路,得以非同小可的简化。另,由于太阳之上述投影高度角θ比方位角Φ变化范围少而均匀,而夹角ψ变化范围也较少,因此,本发明比较容易获得较高的跟踪精度。
综上述,完全可以说,本发明为创建大规模太阳能热发电或聚光型光伏发电站(厂),提供了一理想的平台;可为开发太阳能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做出贡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新庚,未经王新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3806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终端双屏幕切换的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 下一篇:一种太阳光三维测光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