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维聚膦腈纳米片层及其制备和应用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23176.3 | 申请日: | 2013-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835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陈奎永;黄小彬;刘洪;唐小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G79/02 | 分类号: | C08G79/02;A61K47/34;B01J32/00;C09K21/14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31201 | 代理人: | 王毓理;王锡麟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维 聚膦腈 纳米 及其 制备 应用 方法 | ||
1.一种二维聚膦腈纳米片层,其特征在于,其分子结构式如下所示:
2.一种二维聚膦腈纳米片层的制备方法:通过将六氯环三膦腈、三聚氰胺和N,N’-二甲基甲酰胺混合后与缚酸剂充分反应,然后依次用N,N’-二甲基甲酰胺、丙酮以及去离子水对产物进行洗涤,经干燥后得到二维聚膦腈纳米片层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混合是指:采用超声方式分散30分钟。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充分反应是指:在氮气保护以及超声环境条件下反应24~72小时,反应后将反应液进行离心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六氯环三膦腈和三聚氰胺的摩尔比为1:1.5~1:2.5。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六氯环三膦腈的浓度为0.001~0.003克/毫升。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缚酸剂为三乙胺、吡啶或C1~C3的烷氧基吡啶,其用量与六氯环三膦腈的摩尔比为1:0.15~1:0.01。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洗涤是指:依次采用依次用N,N’-二甲基甲酰胺和丙酮洗涤产物2~3次并干燥,然后将干燥所得产物用去离子水在常温下磁力搅拌24小时。
9.一种根据权利要求2-8中任一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具有二维结构的聚膦腈纳米片层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二维聚膦腈纳米片层的厚度为0.3~1.5纳米。
10.根据上述任一权利要求中所述的具有二维结构的聚膦腈纳米片层结构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包括用于制备:药物载体、催化剂载体、光学或阻燃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2317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商品重量的配送中心出库复核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型LEDSMD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