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被动排热结构的冷却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310400408.3 | 申请日: | 2013-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278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8 |
发明(设计)人: | 钟德元;张佐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央大学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原华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9 | 代理人: | 寿宁;张华辉 |
地址: | 中国台湾桃***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被动 结构 冷却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却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被动排热结构的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在电子电机产品或设备大量应用的今日,冷却系统是维持整体设备或其内的元件正常运作的一个必备装置。其使用范围,大至太空梭,小至照明灯,皆装设有或大或小、复杂或简单、昂贵或经济的冷却系统,以维持设备及元件的正常功能,并增加设备及元件的使用寿命。
现今对于发热器件的冷却通常分为被动式与主动式两大类。主动式冷却系统是外加额外的能量去驱动冷却系统,如水冷或风扇的强制对流(forced convection)。被动式冷却系统则不须外加能量,如辐射散热或散热鳍片散热等自由对流(free convection)。
然而主动式冷却系统不但使用成本提高,且存在一个重大的风险,那就是:一旦主动式冷却的冷却系统失效,则整个装备很快便无法运作,甚至产生故障而操受庞大损失,甚或危及生命或财产的安全。
现有习知的被动式冷却系统虽无上述主动式冷却系统的缺点,但自由对流的冷却效果较差,散热效率通常不及主动式冷却系统的十分之一。
因此,如何发展出一种成本便宜、风险低、且又能大幅提高散热效率的具有被动排热结构的冷却系统,便成为现今冷却技术领域、整个电子电机产业、乃至整个科技产业一个重要的发展创新的题目与方向。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被动式冷却系统存在的缺陷,本发明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的具有被动排热结构的冷却系统,能够改进一般现有的被动式冷却系统,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过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被动式冷却系统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具有被动排热结构的冷却系统,其包括结合为被动排热结构的多支导流管,所述导流管外部并可设置外护管。具有被动排热结构的冷却系统具有可简单建置、方便使用及不需额外能源、成本低等优点,并可将固设于外护管之内或下方的热源所产生的热流,迅速的自被动排热结构传导远离热源,达到使热源能够迅速降温的功效。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具有被动排热结构的冷却系统,其包括:外护管,其为直立的中空管体,并具有向上的上开口及向下的下开口;以及多支导流管,固设于外护管之内,形成被动排热结构,其中每一导流管为中空管体,并具有向上的第一开口及向下的第二开口,且第一开口是高于第二开口。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具有被动排热结构的冷却系统,其包括有多支导流管,形成被动排热结构,每一导流管为中空管体,并具有向上的第一开口及向下的第二开口,且第一开口是高于第二开口。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具有被动排热结构的冷却系统,其中所述导流管是直立设置。
前述的具有被动排热结构的冷却系统,其中所述导流管是斜向设置。
前述的具有被动排热结构的冷却系统,其中所述导流管是直立设置或斜向设置。
前述的具有被动排热结构的冷却系统,其中热源固设于该外护管内部接近该下开口的位置,并不与所述导流管相接触,且该热源的热流是由所述第二开口流入,并自所述第一开口流出。
前述的具有被动排热结构的冷却系统,是直立固设于热源的上方,且该热源的热流是由该下开口流入,并流经所述第二开口,再自所述第一开口流出。
前述的具有被动排热结构的冷却系统,是直立固设于热源的上方,且该热源的热流是由所述第二开口流入,并自所述第一开口流出。
前述的具有被动排热结构的冷却系统,其中该热源的温度是高于环境温度。
前述的具有被动排热结构的冷却系统,其中该外护管内与该下开口相邻的内表面是具有扰流结构。
前述的具有被动排热结构的冷却系统,其中该下开口进一步设置网状结构。
借由本发明的实施,至少可以达到下列进步功效:
1、不需输入额外能量,不会提高使用成本;
2、可简单建置,并方便使用;及
3、迅速将热源所产生的热流传导远离热源,确保热源的功能稳定,并增加其使用寿命。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央大学,未经中央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0040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