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消肿化淤膏药及其制作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397708.0 申请日: 2013-09-05
公开(公告)号: CN104415231A 公开(公告)日: 2015-03-18
发明(设计)人: 陈培林 申请(专利权)人: 陈培林
主分类号: A61K36/8968 分类号: A61K36/8968;A61K9/70;A61P29/00;A61K35/55;A61K35/618;A61K35/64;A61K35/24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11219 江***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消肿 膏药 及其 制作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中药膏药,具体涉及一种消肿化淤膏药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膏药的制作方法一般都是,将中药组合物放在香油中浸泡后,油炸、过滤得到药油,然后下丹继续熬制而成的,由于香油和黄丹的加入量以及熬制温度都是凭经验加入和控制,没有确切的量概念,导致熬制出来的膏药老嫩不匀,使用时,过老膏药干燥粘贴不住,过嫩膏药太稀容易流淌,使用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老嫩适宜的膏药及其制作方法。本发明配伍简单易得,成本低廉。 

 

本发明的制作方法是: 

将所需中药组合物称量,在香油中浸泡6天6夜,香油的用量为中药组合物用量的3倍,然后用中火在200-230℃之间进行油炸,当药材表面深褐内部深黄时,过滤药油。再将药油在300-320℃熬制至滴水成珠,即珠漂于水上,且高于水面,白烟沿锅四周向上漂浮,药油中央泡沫少了,当药油剩余量为香油量80%时离火下炒丹,下丹量为药油量的0.46倍,下丹时不仅要慢,而且不停的用鲜槐枝搅拌,下丹后,继续熬油,直到粘稠油液滴到水中小油珠捏不粘手,无油脂粘在手上为老嫩适宜。最后慢慢倾入凉水中,搅拌、换水、反复拉扯,制成小团,放入凉水中5-7天,天天换水,以去火毒。最后摊在膏药皮上,制成不同规格的膏药。 

使用时将本发明贴在所需部位,每贴3-5天。 

本发明的优点是:由于香油和黄丹的加入量以及熬制温度严格控制,使熬制出来的膏药老嫩适宜,使用即容易粘贴又不易流淌,使用不便。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 

首先安总重量份100克准确称取:灯芯草5克、荷叶5克、苍耳5克、丹皮5克、川乌5克、 熟地5克、狗脊5克、炒五灵芝5克、生地5克、陈皮4克、佩兰4克、珍珠4克、川芎4克、小茴4克、半夏4克、麦门冬4克、黄苓3克、杜仲3克、续断3克、三七3克、苍术3克、紫草3克、木香3克、蜂房3克、麝香3克。 其次将上述中药组合物在香油中浸泡6天6夜,然后用中火在200-230℃之间进行油炸,当药材表面深褐内部深黄时,过滤药油,再将药油在300-320℃熬制至滴水成珠,当药油剩余量为香油量80 %时离火下炒丹,下丹量为药油量的0.46倍,下丹时不停的用鲜槐枝搅拌,继续熬油,直到粘稠油液滴到水中小油珠捏不粘手,最后慢慢倾入凉水中,搅拌、换水、反复拉扯,制成小团,放入凉水中5-7天,天天换水,以去火毒,最后摊在膏药皮上即得本发明。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培林,未经陈培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977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