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苯并噻吩硼烷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94005.2 | 申请日: | 2013-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833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蓝碧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仓碧奇新材料研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F5/02 | 分类号: | C07F5/02;C09K11/06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54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噻吩 发光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发光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苯并噻吩硼烷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有机电致发光的研究工作始于20纪60年代,但直到1987年柯达公司的邓青云等人采用多层膜结构,才首次得到了高量子效率、高发光效率、高亮度和低驱动电压的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这一突破性进展使OLED成为发光器件研究的热点。与传统的发光和显示技术相比较,OLED具有驱动电压低、体积小、重量轻、材料种类丰富等优点,而且容易实现大面积制备、湿法制备以及柔性器件的制备。近年来,OLED技术飞速发展,2001年,索尼公司研制成功13英寸全彩OLED显示器,证明了OLED可以用于大型平板显示;2002年,日本三洋公司与美国柯达公司联合推出了采用有源驱动OLED显示的数码相机,标志着OLED的产业化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2013年,日本索尼公司推出了37英寸的OLED彩色电视机,率先实现OLED在中大尺寸、特别是在电视领域的应用突破。
本发明将二苯基硼烷嫁接到双苯并噻吩上,是一种新型有机发光材料,其优点如下:(1)是一种多用途的发光材料,既能作为电子传输层材料,也能作为发光层材料使用。(2)由于分子结构中含有S及B等杂原子,电子在材料中的迁移率高,从根本上解决制约器件发光效率的核心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双苯并噻吩硼烷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出的双苯并噻吩硼烷发光材料,在结构上含有双苯并噻吩,以及两个二苯基硼烷,材料的分子式为C38H26B2S2,化学结构式如下:
该化合物的名称为:2,7-双(二苯基硼烷基)-苯并噻吩并[3,2-b][1]苯并噻吩
英文名称为:2,7-di(diphenylborane)-Benzothieno[3,2-b][1]benzothiophene。
本发明还提出了该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在氮气保护下,在三颈瓶中加入2,7-二溴苯并噻吩并[3,2-b][1]苯并噻吩、溴二苯基硼烷、烷基锂、钯化合物催化剂、环糊精以及四氢呋喃,冷却至-78~-8℃反应2~6小时,反应结束后,加入水,减压蒸除溶剂,残余物用乙酸乙酯提取,浓缩,粗产物用真空升华法纯化,得目标发光材料。其中所用的烷基锂为正丁基锂、叔丁基锂,正戊基锂之一种;其中所用的钯化合物催化剂为氯化钯、醋酸钯、草酸钯之一种;其中溴二苯基硼烷、烷基锂、钯化合物催化剂、环糊精与2,7-二溴苯并噻吩并[3,2-b][1]苯并噻吩的用量摩尔比分别为2.0~2.1、3.0~3.4、0.01~0.02,0.3~0.4。
附图说明
图1为双苯并噻吩硼烷发光材料结构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进一步描述本发明
实施例1
在氮气保护下,在500mL三颈瓶中加入2,7-二溴苯并噻吩并[3,2-b][1]苯并噻吩0.01mol、溴二苯基硼烷0.02mol、1M的正丁基锂戊烷溶液30mL、氯化钯0.1mmol、环糊精3mmol以及四氢呋喃150mL,冷却至-78℃反应2小时,反应结束后,加入水100mL,减压蒸除溶剂,残余物用乙酸乙酯300mL提取,浓缩,粗产物用真空升华法纯化,得发光材料2,7-二溴苯并噻吩并[3,2-b][1]苯并噻吩,收率:38%,熔点:>300℃,元素分析:C,80.33;H,4.64;B,3.81;S,11.22,计算值C,80.30;H,4.61;B,3.80;S,11.28,质谱测试:m/z:568(100.0%)。
以真空蒸镀法制作结构为ITO/NPB(100nm)/双苯并噻吩硼烷发光材料(60nm)/Alq3(100nm)/Mg:Ag的器件,器件发绿光,发光效率为4.8cd/A。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仓碧奇新材料研发有限公司,未经太仓碧奇新材料研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9400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