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减反射玻璃的制备方法及其镀膜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63764.2 | 申请日: | 2013-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669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平;赵恩录;陈福;黄俏;高炜;张文玲;李军明;冯建业 | 申请(专利权)人: | 秦皇岛玻璃工业研究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C03C17/00 | 分类号: | C03C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诺孚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2 | 代理人: | 魏永金 |
地址: | 066004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射 玻璃 制备 方法 及其 镀膜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减反射玻璃的制备方法及其镀膜设备,属于浮法玻璃深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减反射玻璃,是在玻璃表面镀制增透膜,降低玻璃表面的反射率,使玻璃表面具有低反射和高透视性能,也称为低反射玻璃、防眩玻璃。普通玻璃的反射率一般在8%左右,存在着眩光刺眼和透射影像的清晰度低等问题,甚至造成环境的光污染。减反射玻璃将光的反射率由8% 降低到2-3%以下,同时使得90%以上的光线可以穿透,创造了清晰透明的视觉空间,极大地减少了玻璃的反光,提高了玻璃的透视效果。减反射玻璃已广泛用于光伏电池、电视拼接墙、平板电视、背投电视、液晶显示器、触摸屏、工业仪表、高级像框及需应用低反射高穿透玻璃的场合等等。
减反射的膜系材料和工艺很多,减反射玻璃膜系材料主要有:SiO2、MgF2、ZnSe等单种或多种材料混合单层或多层膜。主要工艺有:磁控溅射镀膜方法、凝胶溶胶镀膜方法、滚涂镀膜方法,以上工艺都是必须先将成品浮法玻璃经切裁、磨边、清洗、再进行镀膜处理;由于是间歇式生产,效率低,成本高,而且膜层牢固度不强,使用寿命短,严重阻碍了该技术的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在浮法玻璃生产线上直接制备减反射玻璃的方法,同时还提供了实现该方法的专用镀膜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减反射玻璃的镀膜设备,其位于浮法玻璃生产线上,它包括储液罐和镀膜反应器;其特点为:所述镀膜反应器的顶端悬挂且固定在所述浮法玻璃生产线的退火窑内腔顶部;该镀膜反应器为一长方体的套层结构,由内至外依次设有镀液腔、冷却液腔和保温层;在保温层两侧壁的外侧各设有1个与该保温层侧壁贴设的废气收集仓;所述镀液腔底板、冷却液腔底板和保温层底板构成所述镀膜反应器的底板;2个所述废气收集仓的底板平齐均低于所述镀膜反应器的底板且分别位于该镀膜反应器底板的两侧,废气收集仓的底板与镀膜反应器底板之间留有开口,构成所述废气收集仓的废气吸入口;在该镀膜反应器的底板上设有若干由镀液腔内向保温层外垂直穿设的雾化喷射装置;该雾化喷射装置的底端距通过所述退火窑内的玻璃板面的垂直距离为20-40mm;
在该底板上设有若干由镀液腔内向保温层外垂直穿设的雾化喷射装置;该雾化喷射装置的底端距通过所述退火窑内的玻璃板面的垂直距离为20-40mm;
所述储液罐的液体出口通过一进液管路与该镀膜反应器的镀液进口连通,镀膜反应器的镀液出口通过一排液管路与该储液罐的液体入口连通;在所述进液管路上,由储液罐的液体出口至镀膜反应器的镀液进口之间依次串接有双路流量计、流量控制阀、加压泵和一球阀;所述进液管路和所述排液管路将所述储液罐和所述镀膜反应器连通构成一镀液循环回路。
上述的雾化喷射装置由雾化喷嘴套管和雾化喷嘴构成;该雾化喷嘴套管的顶端与镀液腔底板的下表面固接,雾化喷嘴套管的本体穿设于冷却液腔底板和保温层底板且与该保温层底板的下表面固接;在镀液腔底板上相对于雾化喷嘴套管顶端相接处各开有直径小于该雾化喷嘴套管内径的通孔;由通孔向下穿设于所述雾化喷嘴套管且由其下端伸出的雾化喷嘴。
上述的镀膜反应器呈长方体结构,保温层的顶部与2个废气收集仓的顶部平齐,其上水平固定有一横梁;所述镀膜反应器通过该横梁与所述退火窑内腔顶部的钢板固定连接;2个废气收集仓的废气吸入口由镀膜反应器底板距废气收集仓底板之间的垂直距离为10-20mm;在每个废气收集仓的长向两端壁的上侧分别装有与外设的废气收集装置连通的废气排气管。
上述的雾化喷嘴套管沿所述镀腔腔底板的中心线长向均布有6-12个,宽向均布有2-3排,排与排之间的通孔互为错位;每个雾化喷嘴下端的开口处装有喷嘴塞。
在冷却液腔与镀液腔上的镀液进口同端的壁板上设有冷却液出口和冷却液进口;其中,冷却液出口位于该端壁板的上部,冷却液进口位于该端壁板的下部;所述冷却液进口和冷却液出口的外端均穿通所述保温层且通过与其连接的管路分别与外设冷却液泵的出入口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秦皇岛玻璃工业研究设计院,未经秦皇岛玻璃工业研究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637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紫外线织物的生产方法
- 下一篇:洗衣机内桶生产用滚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