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2,3,5,7-四取代二氢吡唑并六氢吡啶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63056.9 | 申请日: | 2013-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210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孙传文;庞春成;薛思佳;刘海燕;李萍;肖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471/04 | 分类号: | C07D471/04;A61P35/02;A61P3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吴瑾瑜 |
地址: | 200234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取代 吡唑 吡啶 衍生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合成及医药化学领域,涉及一种2,3,5,7-四取代二氢吡唑并六氢吡啶衍生物,具体地说是一种2,3-二取代苯基-5-取代芳甲基-7-取代苯亚甲基二氢吡唑并六氢吡啶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并涉及其在制备抑制人白血病、人食道癌、人肝癌,、人卵巢癌和人乳腺癌,等多种人癌细胞系增殖的药物方面的应用。
背景技术
据世界卫生组织预计,我国现有癌症病人300多万,每年新发病160~200万人,并以3%速率增加,且呈年轻化趋势。例如,血细胞癌症白血病,它好发于青少年,其发病率排在青少年肿瘤的第一位,所以对人类的危害更为明显和突出。乳腺癌和卵巢癌是女性最常见的肿瘤疾病,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目前,大多数癌症仍采用多种细胞毒性药物联合化疗的方法来治疗。由于所用的化疗药物多缺乏特异性,对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具有几乎相同的杀伤作用,所以毒性较大。更棘手的是,大多数复发癌症患者的癌细胞常常对现有的化疗药物产生耐药。
在我国“国家中长期发展纲要”中,将“重大新药创制”列为十六个专题之一。近年来,我国政府不断加大投资和政策的引导,希望加速我国创制新药的研究。然而,目前我国上市的抗癌新药,以及正处于临床前研究中的候选药物数量极少,特别是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候选药物的数量就更少。为此,寻找新型特异性高和毒性低的抗癌药物是目前面临的一大重要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类具有高效、低毒、广谱、代谢稳定,生物利用度较高的抗癌药物先导化合物2,3,5,7-四取代二氢吡唑并六氢吡啶。
本发明2,3,5,7-四取代二氢吡唑并六氢吡啶,是一种2,3-二取代苯基-5-取代芳甲基-7-取代苯亚甲基二氢吡唑并六氢吡啶衍生物,其结构式如式(Ⅰ)所示:
R为卤素、硝基或C1~C3烷氧基中的一种,n=1或2;Ar为苯基、取代苯基、呋喃基或吡啶基;苯环上的取代基为C1~C3烷氧基或卤素;R1为氢、卤素或吡啶基。
优选的,R1为氢、4位取代的卤素、3-吡啶基或2-吡啶基,尤其是4-氟或4-氯。
优选的,Ar为苯基、取代苯基、2-呋喃基或3-吡啶基,取代苯基上的取代基为4-甲氧基、4-氟或2-氟。
优选的,n=1时,R为硝基、氯或甲氧基,更优选为3位或4位的硝基、2位或3位的氯,或者4位的甲氧基;n=2时,R为硝基或氯,更优选为2位和4位的硝基,或者3位和4位的氯。
本发明提供了上述二氢吡唑并六氢吡啶衍生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从式(A)所示的取代芳甲胺和丙烯酸甲酯出发,依次经过Michael加成,Dieckmann缩合和酸作用下水解脱羧得到黄色油状物,式(Ⅲ)的N-取代芳甲基-4-哌啶酮(Ⅲ);
(2)式(Ⅲ)N-取代芳甲基-4-哌啶酮(Ⅲ)与式(B)的取代芳香醛发生Aldol反应,得到中间体式(II)的N-取代芳甲基-3,5-双取代苄叉基-4-哌啶酮;
(3)式(Ⅱ)的N-取代芳甲基-3,5-双取代苄叉基-4-哌啶酮(Ⅱ)与式(C)的取代苯肼进行缩合反应,得到通式为(I)的2,3,5,7-四取代二氢吡唑并六氢吡啶。
其中Ar、R1、R和n的定义同上。
优选的是,步骤(1)所用溶剂为甲醇,所述醇钠为甲醇钠;步骤(2)所用碱为10%质量分数的NaOH溶液(溶度为2.75mol/L);所用溶剂谓无水乙醇,反应在常温搅拌下0.5h~2h;步骤(3)所述缩合反应的缩合剂为乙醇钠,反应温度为乙醇回流温度。
本发明式(I)所示化合物的制备反应式是:
步骤(1)所述的Michael加成反应包括以下步骤:丙烯酸甲酯与醇混合后,搅拌下向反应体系中滴加取代芳甲胺与醇的混合液,使反应体系温度不超过50℃;滴加完毕后加热回流6~10小时;反应结束后回收醇和未反应的丙烯酸甲酯,减压蒸馏,得到N,N-双(β-丙酸甲酯)芳甲胺;丙烯酸甲酯与取代芳甲胺的摩尔比为1:2~1:4;所述的醇为甲醇或乙醇。
所述的Dieckmann缩合反应和水解脱羧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师范大学,未经上海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6305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