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燃机车布线槽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61754.5 | 申请日: | 2013-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273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曲铁涛;淡永宁;吕婷婷;温吉斌;程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北车集团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3/04 | 分类号: | H02G3/04 |
代理公司: | 大连万友专利事务所 21219 | 代理人: | 王发 |
地址: | 116022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燃机车 布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燃机车布线槽,属于铁路机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内燃机车上各种电气线路繁多,在布线槽内各种电缆之间形成电场耦合,造成各个电气设备之间有电磁干扰,影响电气设备的正常运用,甚至造成机破事故的发生。一些大功率的交流线缆更是会在出入线槽的部位感应涡流发热,埋下事故隐患。为应对这些故障的发生,生产厂商要在机车控制设备中增加故障励磁装置等备用方案,机务段也要加强整备工作和乘务员应急处理能力,这样不仅增加了机车线路的复杂性和故障点,也增加了机务段的运营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内燃机车布线槽。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内燃机车布线槽,由刚性金属材构成,其特征在于线槽内部沿纵向设置隔板,形成交流线、直流线和信号线三个通道。
为了更好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所述布线槽交流线通道侧壁上的进出线位置为带有进出孔的非金属板。
本发明的方案,将电缆按电磁兼容性分类布设,使交流线、直流线、信号线完全分开,提高了机车抗干扰性,满足了内燃机车电磁兼容需求,杜绝微机系统信号传递过程中产生的动作不良及误动作现象;减少了由交流线感应涡流而造成的导线及线槽过热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内燃机车布线槽剖面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内燃机车布线槽交流线进出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壳体,2-隔板,3-直流线通道,4-交流线通道,5-信号线通道,6-进出孔,7-电工板,8-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看图1,本实施例的内燃机车布线槽,其壳体1采用优质敷铝锌板材料,耐腐蚀,抗氧化性高,加工后无需表面处理,接地连续性好,耐热性好,使用寿命长。新型线槽端部折弯处进行打磨光滑处理,去除尖角。线槽内部用隔板2隔开,分成直流线通道3、交流线通道4及信号线通道5。内部隔板断开处使用活用护线套进行可靠防护,防止割伤、划伤电缆。
参看图2,布线槽交流线通道侧壁上的进出线位置设置了带有进出孔6的电工板7,用螺栓8紧固。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北车集团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北车集团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6175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线路保护装置及其保护方法
- 下一篇:断路器手车联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