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和具有电连接器的系统与电子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49250.1 | 申请日: | 2013-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774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25 |
发明(设计)人: | 周元丞;苏愉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艾恩特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立信杰(东莞)精密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46 | 分类号: | H01R13/46;H01R13/40;H01R24/00;H01R43/20 |
代理公司: | 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1234 | 代理人: | 宋义兴;曾海艳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及其 组装 方法 具有 系统 电子 装置 | ||
1.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电连接器包含:
至少一可挠性元件,其具有多个导电部;以及
一绝缘本体,其具有一第一表面、一相对该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多个凸肋,以及至少一第一通道,该至少一第一通道形成于该第一表面及该第二表面之间,且该至少一第一通道位于该多个凸肋的一第一侧,以供该至少一可挠性元件通过,并使该多个凸肋的其中一部份对应该至少一可挠性元件的该些导电部,且每一该多个凸肋朝该至少一第一通道凸出并与每一该多个导电部对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可挠性元件进一步包含:
至少一开口;
一第一区段,其具有一第一面与一第二面,该第一面对应该多个凸肋的该第一侧,该第二面用于设置该多个导电部,其中该多个凸肋对应支撑该多个导电部,且在该第一区段的底部靠近至少一翼片上设置至少一贴片;
一第二区段,其对应该多个凸肋的该第二侧;以及
一第三区段,在该第三区段上形成该至少一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2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绝缘本体还包含至少一固持部,该至少一固持部固持该至少一可挠性元件的该至少一开口,以防止该至少一可挠性元件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绝缘本体进一步具有一第二通道,该第二通道形成于该第一表面及该第二表面之间且其位置邻近于该多个凸肋的该第二侧,供该至少一可挠性元件的该第三区段通过。
5.根据权利要求1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多个凸肋以弹力支撑该至少一可挠性元件的该多个导电部,使该绝缘本体的一插入端与一对接电连接器的一舌片电性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5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可挠性元件还包含一第一弯折区段与一第二弯折区段,该第一弯折区段位于该第一区段与该第二区段之间且对应该多个凸肋的该插入端,该第二弯折区段位于该第一区段与该第三区段之间。
7.一种电连接器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电连接器系统包含:
一第一电连接器,其包含:
至少一可挠性元件,其具有多个导电部;以及
一绝缘本体,其具有一第一表面、一相对该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多个凸肋,以及至少一第一通道,该至少一第一通道形成于该第一表面及该第二表面之间,且位于该多个凸肋的一第一侧,以供该至少一可挠性元件通过,并使该多个凸肋的其中一部份对应该至少一可挠性元件的该些导电部,且每一该多个凸肋朝该至少一第一通道凸出并与每一该多个导电部对应设置;
一第二电连接器,其包含:
至少一舌片,其用于与该绝缘本体的该多个凸肋接合;以及
至少一定位槽,其设置于该第二电连接器的两端,用于容置该第一电连接器的一定位块。
8.一种电连接器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电连接器包含至少一可挠性元件以及一绝缘本体,且该绝缘本体具有多个凸肋、至少一第一通道与至少一固持部,以及该至少一可挠性元件具有一第一区段、一第一弯折区段、一第二区段与一第三区段,且该组装方法包括:
将该至少一可挠性元件穿过该绝缘本体的该至少一第一通道;
使该多个凸肋的一第一侧对应到该至少一可挠性元件的该第一区段上形成的多个导电部;
使该至少一可挠性元件的该第一弯折区段对应于该绝缘本体的该多个凸肋的一插入端;
使该多个凸肋的一第二侧对应到该至少一可挠性元件的该第二区段;以及
使该至少一可挠性元件的该第三区段上形成的至少一开口与该绝缘本体的该至少一固持部对应扣持。
9.根据权利要求8的电连接器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可挠性元件穿过该绝缘本体的该至少一第一通道,直到该至少一可挠性元件的至少一翼片抵靠到该至少一第一通道内形成的至少一缺口。
10.根据权利要求8的电连接器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含在该至少一可挠性元件穿过该绝缘本体的该至少一第一通道后,将该至少一可挠性元件的至少一贴片黏贴于该绝缘本体的该至少一第一通道的内壁上。
11.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子装置包括一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艾恩特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立信杰(东莞)精密模具制造有限公司,未经艾恩特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立信杰(东莞)精密模具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4925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压电缆网的装联方法
- 下一篇:一种宇航用舱外大功率TNC电缆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