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前轮鼓包加强件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48636.0 | 申请日: | 2013-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074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车跃光;赵让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16 | 分类号: | B62D25/16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夏洪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前轮 鼓包 加强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的零部件,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汽车前轮鼓包加强件总成。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和科技的迅速发展,汽车性能要求车身结构强度越来越高,前轮鼓包作为机仓结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前减振器的重要安装点,因此前轮鼓包总成的强度特别重要。现有车型的前轮鼓包加强结构为单一加强件,其强度不足,不能很好地起到对前轮鼓包的加强作用,使得现有的前轮鼓包经常出现路试开裂现象,给后续整改工作增加难度。因此,需要一种强度较高的加强件来增加汽车前轮鼓包的强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较好支撑强度的汽车前轮鼓包加强件总成,以增加汽车前轮鼓包的强度。
本发明所述汽车前轮鼓包加强件总成,前轮鼓包加强件总成为呈C形的腔体结构,其上端开口,下端封闭。
进一步,前轮鼓包加强件总成的横截面呈梯形。
进一步,汽车前轮鼓包加强件总成,包括前下加强板、前外加强板、前上加强板、后上加强板和后外加强板,前下加强板下端与前外加强板下端焊接,构成前轮鼓包加强件总成的下端,前外加强板的两侧与前下加强板的两侧焊接,使前外加强板与前下加强板之间构成第一腔体;后外加强板的两侧与前上加强板的两侧焊接,使后外加强板与前上加强板的右部构成第二腔体;后上加强板的一侧及右端与前上加强板的左部焊接,后上加强板的另一侧与后外加强板的左部焊接,使前上加强板的左部、后外加强板的左部与后上加强板构成第三腔体,前上加强板的左端、后外加强板的左端及后上加强板的左端构成前轮鼓包加强件总成的上端;后外加强板和前上加强板的右端与前外加强板和前下加强板的上端焊接,使第一、第二和第三腔体连通。
使用时,该汽车前轮鼓包加强件总成的下端与汽车纵梁焊接,其上端与汽车车身侧围等部位焊接,并且,前下加强板和前外加强板构成的腔体结构与前轮鼓包前下部位焊接,构成前轮鼓包前加强结构,对前轮鼓包前部进行加强。前上加强板、后外加强板和后上加强板构成的腔体结构与前轮鼓包的中、后部位焊接,构成前轮鼓包中、后加强结构,对前轮鼓包中、后部进行加强。
本发明所述汽车前轮鼓包加强件总成,由于呈C型的腔体结构,其自身刚度和强度较高,并且与前轮鼓包的焊接搭接面多,故能够较大程度地实现对前轮鼓包的支撑,并且具有非常强大的支撑强度,从而增加了汽车前轮鼓包的强度。此外,本发明从下到上、从左到右具有三个横截面呈梯形且相连通的空腔,当前轮鼓包受到前减振器的载荷时,该前轮鼓包加强件总成能够较好的吸收能量,进一步增强了对前轮鼓包的支撑加强作用,从而有效避免了前轮鼓包产生开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轴测图;
图2为本发明的爆炸图;
图3为本发明中前外加强板与前下加强板焊接后的轴测图;
图4为图3中沿A-A线的剖面图;
图5为本发明中前上加强板和后外加强板焊接后的轴测图;
图6为图5中沿B-B线的剖面图;
图7为本发明中前上加强板、后外加强板和后上加强板焊接后的轴测图;
图8为图7中沿C-C线的剖面图;
图9为本发明与前轮鼓包焊接后的状态图,图中箭头方向表示前轮鼓包的受力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
参见图1至图8所示,该汽车前轮鼓包加强件总成,其整体为呈C型的腔体结构,其上端开口,下端封闭。汽车前轮鼓包加强件总成包括前下加强板2、前外加强板1、前上加强板3,后上加强板4和后外加强板5。前下加强板2下端与前外加强板1下端焊接,构成前轮鼓包加强件总成的下端,前外加强板1的两侧与前下加强板2的两侧焊接,使前外加强板1与前下加强板2之间构成第一腔体;后外加强板5的两侧与前上加强板3的两侧焊接,使后外加强板5与前上加强板3的右部构成第二腔体;后上加强板4的一侧及右端与前上加强板3的左部焊接,后上加强板4的另一侧与后外加强板5的左部焊接,使前上加强板3的左部、后外加强板5的左部与后上加强板4构成第三腔体,前上加强板3的左端、后外加强板5的左端及后上加强板4的左端构成前轮鼓包加强件总成的上端。后外加强板5和前上加强板3的右端与前外加强板1和前下加强板2的上端焊接,使第一、第二和第三腔体连通,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及第三腔体横截面均呈梯形。
参见图9所示,前下加强板2和前外加强板1构成的腔体结构与前轮鼓包前下部位焊接,构成前轮鼓包前加强结构,对前轮鼓包前部a进行加强。前上加强板3、后外加强板5和后上加强板4构成的腔体结构与前轮鼓包的中、后部位焊接,构成前轮鼓包中、后加强结构,对前轮鼓包中部b和后部c进行加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486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