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茶糖食品及其制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47613.8 | 申请日: | 2013-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616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邓艳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邓艳萍 |
主分类号: | A23G3/48 | 分类号: | A23G3/48;A23F3/1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张志醒 |
地址: | 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糖食 及其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制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茶糖食品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自从神农尝百草发现茶叶以来,茶叶就一直供作药用、食用、饮用。茶叶之所以受到人们青睐。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茶叶具有保健功能。茶乃万病之药,百益而无一害,食用茶食品就是“吃茶”,从养生保健角度而言,在一定程度上“吃茶”优于“喝茶”。传统的泡饮方式,人们只能摄取到茶叶中的水溶性功能成分,而茶叶中还有许多水不溶性或水难溶性的营养保健成分。如脂溶性维生素难溶于水,茶叶用沸冲泡也难以被吸收利用。茶叶中能通过饮茶被直接吸收利用的水溶性蛋白质含量约为2%,大部分蛋白质为水不溶性物质,存在于茶渣内。因此,这些物质仅靠喝茶无法有效利用,而吃茶可以充分利用茶叶中的营养成分,更好地发挥茶叶的营养价值。
而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很多人都处于亚健康状态,现在的很多食品中都添加各种添加剂和防腐剂,各种使得人们出现各种健康问题,比如,便秘、各种肿瘤、皮肤暗疮衰老等健康症状越来越多地困扰着人们,但又没有足够的时间和金钱去进行保养和治疗,使不少人的身体不断恶化,最后可能导致癌症的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茶食品及其制作方法,可有效改善身体健康状况,具有保健作用。
本发明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茶糖食品,它包括茶粉及糖,所述茶粉及糖按重量比为:茶粉5%—99%,糖1%—95%。
进一步的,所述茶粉为绿茶粉、白茶粉、黄茶粉、乌龙茶粉及花茶粉中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茶粉为红茶粉,所述茶糖食品还包括0%—10%的玫瑰花。
进一步的,所述茶糖食品还包括0%—10%的贡菊花。
进一步的,所述茶粉为黑茶粉。
进一步的,所述黑茶粉为普洱熟茶粉,所述茶糖食品还包括0%—10%大枣粉。
进一步的,所述茶糖食品还包括0%—10%枸杞粉。
进一步的,所述黑茶粉为普洱生茶粉。
进一步的,所述茶糖食品还包括0%—10%的薄荷。
相应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茶糖食品的制作方法,它包括步骤:先将茶叶粉碎并研细形成茶粉,再将糖与所述茶粉进行混合搅拌形成均匀混合物,最后将所述混合物加工制成片状或块状即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茶糖食品可以制成含片或块状等形式,方便于人们食用,不仅可以清新口气,同时具有茶的各种保健功效,可有效改善身体健康状况。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主要包括绿茶粉5%—99%(重量比),糖1%—95%(重量比),还可以包含薄荷0%—10%(重量比);具体的,可采用但不限于下述列举的几种重量比例:
①绿茶粉99%,糖1%。
②绿茶粉5%,糖95%。
③绿茶粉60%,糖35%,薄荷5%。
④绿茶粉65%,糖30%,薄荷10%。
制作方法,先将绿茶茶叶粉碎并研细形成绿茶粉,再将糖与所述绿茶粉进行混合搅拌形成均匀混合物,最后将所述混合物加工制成片状或块状即可。含有薄荷的,同时将薄荷制成薄荷粉,再将糖与所述绿茶粉、薄荷粉进行混合搅拌形成均匀混合物,最后加工制成片状或块状。
本实施例的茶食品,具有延缓衰老的作用;抑制心血管疾病的功效;预防和抗癌功效;预防和治疗辐射伤害的作用;抑制和抵抗病毒菌的作用;美容护肤的功效;醒脑提神的作用;利尿解乏的作用;降脂助消化的功效;护齿明目的功效等等。
实施例二
主要包括红茶粉5%—99%(重量比),糖1%—95%(重量比),还可以包含玫瑰花0%—10%、贡菊花0%—10%、薄荷0%—10%(重量比);具体的,可采用但不限于下述列举的几种重量比例:
①红茶粉99%,糖1%。
②红茶粉5%,糖90%,玫瑰花5%。
③红茶粉80%,糖10%,玫瑰花10%。
④红茶粉5%,糖90%,贡菊花5%。
⑤红茶粉80%,糖10%,贡菊花10%。
⑥红茶粉60%,糖30%,玫瑰花5%,贡菊花5%。
⑦红茶粉50%,糖35%,玫瑰花10%,贡菊花5%。
⑧红茶粉40%,糖50%,薄荷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邓艳萍,未经邓艳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4761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鲤鱼养殖配方饲料
- 下一篇:垃圾焚烧取样探头高温保护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