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两轮车联动制动装置及前后轮联动制动两轮车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44523.3 | 申请日: | 2013-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954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伍毅;曾宪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银钢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L3/02 | 分类号: | B62L3/02;B62L3/08;B60T11/10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张小晓 |
地址: | 400709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两轮车 联动 制动 装置 后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刹车制动装置及两轮车,特别是涉及一种使两轮车前后轮同时制动的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两轮车。
背景技术
在两轮车行驶过程中,可能需要前后轮鼓刹同时制动,以使车辆安全停下来,但是由于前后轮制动时间、制动力、前后轮载荷等存在较大差异,导致在刹车的过程中具有安全隐患。为解决这一问题,在现有技术中设置一平衡机构,使前后轮制动的控制机构与平衡机构相连,操作平衡机构,从而同时带动前后轮制动的控制机构,并可根据车况合理分配前后轮的制动力,从而使车辆安全制动。但随着两轮车的发展,前刹采用碟刹,后刹采用鼓刹,以满足前轮较为快速制动,后轮跟随制动。同理,为控制前后轮刹车的时间差,并简化刹车操作,也需要设置一联动制动装置控制带动碟刹的油缸动作,以及带动后刹的拉索动作。CN101537829B即公开了这样一种联动装置,但该装置结构复杂,并且前后轮制动时间间隔较大,因此制动不平稳。同时,为使前后轮制动,油缸动作行程短,而第一拉索的动作行程较大,因此当前轮已经制动到极限位置时,后轮却制动却才刚开始,而进一步握紧手柄使后轮制动,却将导致已经到极限位置的油缸活塞被更大的外力进一步抵靠,从而引起油泵的寿命短,并导致较大的油压冲击,产生安全隐患。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结构简单、制动平稳的两轮车联动制 动装置以及两轮车。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动平稳的两轮车联动制动装置以及两轮车。
为实现本发明第一层面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两轮车联动制动装置,包括可控制碟刹的油泵、可控制鼓刹的第一拉索、手制动机构和联动机构;所述手制动机构包括可绕转轴旋转的手柄;所述联动机构包括中部与所述手柄固定连接的平衡机构;所述平衡机构的一端可带动所述油泵的油泵动作机构,另一端设置有所述第一拉索。
为提高制动的平稳性,所述平衡机构包括平衡块,平衡块内设置有衬套;一螺栓穿过所述衬套后与所述手柄固定连接。
为简化结构,所述油泵动作机构为可绕所述转轴旋转的摇臂;所述摇臂一端通过所述平衡机构带动,另一端可按压所述油泵的活塞。
为简化结构,减小联动制动装置的体积,所述油泵上一体间隔设置有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所述油泵动作机构和手柄设置于所述第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之间的间隙;所述转轴为螺栓,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凸缘、油泵动作机构、手柄和第二凸缘后与锁紧螺母连接。
为协调油泵制动与第一拉索制动的行程差异,使制动更平稳,该装置还包括限制所述油泵动作机构极限位置的限位机构;当所述油泵动作机构运动至极限位置静止时,所述平衡机构仍可以所述转轴为中心转动。
较佳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杆;所述油泵上一体设置有向上延伸的第三凸缘;所述限位杆固定在所述第三凸缘上;所述油泵动作机构上设置有与所 述限位杆相对的限位部;当所述油泵动作机构使油泵活塞运动到极限位置时,所述限位杆与所述限位部相接触。
为更好的适应车况和路况,使前后制动基本同步,并且制动更平稳,所述限位杆为螺杆,通过限位螺母固定在所述第三凸缘上。
较佳的,所述限位杆与所述限位部相对的端部设置为圆头。
较佳的,所述平衡机构与所述油泵动作机构的接触端为圆柱;所述油泵动作机构设置有与所述圆柱接触的外凸弧面。
较佳的,所述油泵动作机构靠近所述平衡机构一端设置有球笼安装室;所述球笼安装室内设置有上球笼和下球笼;所述平衡机构与所述油泵动作机构的接触端为球头;所述球头伸入所述球笼安装室并与所述上球笼和下球笼配合。
为便于联动制动装置安装于手柄附近,所述油泵相对车辆的前部设置有第四凸缘;所述第四凸缘上设置有用于第一拉索通过的通孔。
为实现本发明第二层面的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前后轮联动制动两轮车,括用于前轮制动的碟刹、用于后轮制动的鼓刹,以及制动装置;所述制动装置为如上所述的联动制动装置;所述碟刹通过油泵控制;所述鼓刹连接有制动杆;所述制动杆与所述第一拉索连接。
为增加手制动的操作力臂,使手制动操作更轻松,所述油泵通过抱箍固定于手把管的右侧;所述第一拉索通过拉索柱销设置于所述平衡机构上;
所述手把管的右端设置有胶套;所述胶套的操作部中心和所述转轴中心的距离与所述拉索柱销中心和所述转轴中心的距离的比值为4.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银钢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银钢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4452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