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干巴菌提取物、制备工艺及其用途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343794.7 申请日: 2013-08-08
公开(公告)号: CN104336588A 公开(公告)日: 2015-02-11
发明(设计)人: 胡琳;胡群 申请(专利权)人: 昆明翔昊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23L1/28 分类号: A23L1/28;A23L1/226;A61K8/99;A61K8/35;A61K8/37;A61Q13/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650231 云南省*** 国省代码: 云南;5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干巴 提取物 制备 工艺 及其 用途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干巴菌提取物、其制备工艺及其在食品加香调味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干巴菌(Thelehhora ganhajun Zang)属担子菌亚门(Basidiomycotina)革菌科(Thelephoraceae)真菌,是云南省特有的珍稀野生食用菌。干巴菌不仅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如氨基酸、蛋白质、矿质元素、维生素等,具有很高的营养保健价值,其最独特之处在于干巴菌子实体焙炒后产生特殊而浓郁的鲜香味,是云南各族人民所喜爱的美味野生食用菌。 

目前,国内外对干巴菌的应用研究主要集中于干巴菌的菌种分离、促繁扩繁、发酵培养和含菌丝体调味料的制备。如专利200910094701.5公开了一种野生干巴菌人工促繁与保育方法;专利02113506.1公开了一种方便快捷野生新鲜干巴菌的加工方法;专利20110170463.9公开了干巴菌的液体深层发酵培养及其调味品和富硒产品的制备方法;专利20121034616公开了一种含有干巴菌子实体的复合调味料的方法,专利200710092562.3公开了一种含有干巴菌粉的菌类汤料的制备方法。有关干巴菌香味提取物的研究和应用几乎未见报道。 

干巴菌系统化学成分的研究(胡琳,刘吉开,谭德勇.真菌中的对联三苯类化合物.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7,19(5):910-916;Hu L,Gao J M,Liu J K.Unusual Poly(phenylacetyloxy)-Substituted1,1ˊ:4ˊ,1〞-Terphenyl Derivatives from Fruiting Bodies of the Basidiomycete Thelephora ganbajun.Helvetica Chimica Acta,2001,84:3342;Lin H,Ji-Kai L.Two novel phenylacetoxylated p-terphenyls from Thelephora ganbajun Zang.Zeitschrift furNaturforschung C,2001,56(11):983-987)报道了干巴菌子实体主要含有革菌素(atromentin)和干巴菌素A-G(ganbajunin A-G)等系列对联三苯类化合物(p-terphenyls)。但迄今为止,对其特殊香气的成分研究极少。有报道(吕瑜平,文净,朱伟明.云南干巴菌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1,13(1):39-41.)对干巴菌子实体的挥发油/精油成分进行了研究,但未发现特殊的香气成分,研究认为干巴菌特殊的香气物质基础可能是某些氨基酸。 

本发明通过研究发现干巴菌的香气成分独特,除挥发性成分外,其子实体含有革菌素(atromentin,1),甲基革菌素(2-O-methylatromentin,2),干巴菌素A(ganbajunin A,3)等系列对联三苯醌类化合物与干巴菌特征香气有密切关系。它们化学结构如式一所示。多种对联三苯醌类化合物在混合情况下香气较浓。 

       式一  干巴菌中对联三苯醌类化合物的化学结构 

该系列化合物可用乙醇来进行提取,并通过层析方法进行纯化,纯化后的提取物具有以下特点: 

(1)干巴菌特征香味和风味纯正,在常温下可缓慢而持久的释放香气,在高温下较为浓郁。 

(2)提取物溶解性好,不含有泥沙、菌丝体等固体不溶物,易溶解于45%-100%食用乙醇及多种食品辅料中,有良好和广泛的应用性。 

(3)质量可控。可依据提取物中与香气相关成分对联三苯醌类化合物的含量进行质量控制。 

因此,本发明提取物在多方面优于单纯用菌粉或干巴菌子实体作为调味品的应用。其应用范围更为广泛,应用性也得到进一步提升。提取物可灵活应用于各种食品、特别是烘焙食品的加香和调味,也可用于各种日化品的调香与加香,为后续产品赋予特殊的香味或风味。参考文献: 

吕瑜平,文净,朱伟明.云南干巴菌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1,13(1):39-41. 

胡琳,刘吉开,谭德勇.真菌中的对联三苯类化合物.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7,19(5):910-916.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翔昊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明翔昊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4379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