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字分频式车速信号控制方法及控制器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33503.6 | 申请日: | 2013-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073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蒋伟俐;李晓建;刘哲宏;陆国鹏;杨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一汽解放柳州特种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35/00 | 分类号: | B60K35/00;G01C23/00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集智专利商标事务所 45102 | 代理人: | 陈希 |
地址: | 545006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字 分频 车速 信号 控制 方法 控制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涉及车辆行驶里程和车速的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数字分频式车速信号控制方法及控制器。
背景技术
车速里程表的原理:在变速箱上装配霍尔式车速里程传感器,传感器通过霍尔元件,变速器总成转轴每转一圈,传感器就产生一定量的脉冲,然后通过电路连接将脉冲信号传递至仪表,仪表通过计脉冲波发生的次数来指示车辆行驶里程和车速。
整车行走是轮胎通过一定方向的滚动,推动整车的前进或后退。发动机将动力通过变速箱、传动轴和后桥传递到轮胎。
车速信号是在变速箱输出到传动轴处装配一个霍尔元件,计数变速箱输出端的转动圈数。
车速信号原理是:
车速信号传感器采集变速器到传动轴之间的转速信号,即计变速箱到传动轴之间的转动圈数,并将圈数转化为脉冲波信号传递至仪表。
所以实际上,车速表显示车速的原理就是记录单位时间内传动轴转动的圈数,通过一定比例系数转换为车速数据,并通过仪表显示出来。
因此,当整车轮胎直径和后桥速比发生变化的时候,仪表在相同比例系数的状态下,车速指示会出现偏差。
例如:车型仪表速比为1:624,即624个脉冲表示运行1 Km,某车配置为后桥减速比K1为1:6.5,轮胎滚动直径D为1.018米,变速箱传动比K2为2.5,则该配置每行驶1 Km里程传感器产生脉冲数为:
K=
813个,该车仪表显示1.3 Km里程,则出现如图1所示的误差:
从上例可以看出,由于车辆配置不同,车辆的后桥速比、轮胎滚动半径也会不同,在发生同样数量的脉冲情况下,运行的里程不尽相同。所以整车配置如果变化,仪表计数脉冲波指示的里程车速应该不同,这造成生产过程中需要配置不同速比仪表或者不同速比的变速器传动齿轮。造成装配上的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保证仪表在不变动自身速比的情况下,可以适用于不同的整车配置的数字分频式车速信号控制方法及控制器。
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这样的:
一种数字分步式车速信号控制方法,包括步骤:
(1)、确定不同车型每行驶1Km车速里程传感器产生脉冲数K步骤:根据不同车型的后桥减速比K1、轮胎滚动直系D、变速箱传动比K2的参数,
计算出该车型每行驶1Km车速里程传感器产生脉冲数K;
(2)、分频比例设定步骤:根据选用的车型仪表的速比K3,按公式:
K4=
计算出分频比例K4;
(3)、存储分频比例步骤:将按步骤(2)计算得到的不同车型的分频比例K4进行存储,由分频比例选择模块输出选定的分频比例K4;
(4)、对车速信号传感器的信号与选定的分频比例进行处理步骤:将车速信号传感器的信号与选定的分频比例输入计算机或者单片机进行处理,将处理后的信号输出到车速表进行车速指示。
更具体的技术方案还包括:在步骤(1)中计算该车型每行驶1Km车速里程传感器产生脉冲数K的计算公式为:
K= 。
进一步的:在步骤(3)中,分频比例选择模块采用拨块模块输出选定的分频比例。
一种实现权利要求1所述数字分步式车速信号控制方法的控制器,包括车速信号传感器、车速表、数字分频处理模块,在车速信号传感器与车速表之间设置有数字分频处理模块,所述的数字分频处理模块具有:
(1)、车速信号传感器输入输出接口,用于接收车速信号传感器的信号;
(2)、分频比例存储及设定电路,用于存储设定分频比例,并根据需求输出设定的分频比例;
(3)、单片机模块,用于接收比例设定电路输出的分频比例和车速信号传感器输出接口接收的信号,将这两种信号进行处理,将处理后的信号输出到车速表进行显示。
更具体的实施方案还包括:所述的分频比例设定电路是采用拨码模块进行分频比例设定。
进一步的:所述存储的分频比例根据车型参数而设定,控制器内预置各种车型的分频比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一汽解放柳州特种汽车有限公司,未经一汽解放柳州特种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335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