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退热的药物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22918.3 | 申请日: | 2013-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409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王皓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皓之 |
主分类号: | A61K36/86 | 分类号: | A61K36/86;A61P2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本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039 | 代理人: | 周自清 |
地址: | 211409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退热 药物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以中药为原料配制的药物组合物,特别涉及退热用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据医学统计,在需要临床治疗的疾病患者中,具有发热症状的占85%左右。对于以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现代医学将其区分为感染性疾病和非感染性疾病。对于感染性疾病,现代医学一般是努力查明或经综合分析进行判断致病微生物,有针对性地应用抗生素类药物,以求杀灭致病微生物。但查明致病微生物并非易事,对设备、技术要求甚高,在经费、时间方面也代价高昂。现代医学对于非感染性发热常常难于查明确切原因。因此在临床医疗实践中,经常遇到发热持续数日、数月不退,甚至迁延数年不能查明其原因者。对这类患者应用解热镇痛药,可以暂时解除或缓解病人因发热造成的痛苦,但治标不治本。临床常用的抗生素结合激素治疗的方案也不是对所有发热患者都有效,还要承担细菌耐药性和激素副作用的风险。
中医因其理论体系与现代医学理论大不相同,对临床上以发热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按中医理论辩证施治,并不需要查明是何种病毒、何种细菌感染,依然可以取得良好疗效。发明人根据自己在这方面的经验,在先申请了00121310.5和200910262865.4两项退热药物专利,它们在临床应用中显示了特有的效果,但随着时间的考验,原有技术或者在适应症方面表现了局限性,或者因组分庞杂疗效欠佳,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根据本人最新的研究和经验积累,对本申请人在先两项专利(专利申请)组方的改进,它对发热患者广泛有效,而且容易制作、使用方便、无明显毒副作用。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所用药效原料按其重量份表示为:白前胡5~20份、干生地10~30份、葛根4~12份、香白芷3~10份、地白草9~15份、土细辛1~5份、玄参9~15份、甘草2~10份。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所用药效原料的优选重量配比为,白前胡 11~13份、干生地19~21份、葛根7~9份、香白芷5~7份、地白草12~14份、土细辛2.5~3.5份、玄参12~14份,甘草5~7。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所用药效原料的最佳重量配比为,白前胡12份、干生地20份、葛根8份、香白芷6份、地白草13份、土细辛3份、玄参13份、甘草6份。
以上配方配比是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用于退热的通用方。对发热疾病按中医辨证还分为多种类型,用药应当有所区别。为适应各中医热证分型,本发明药物组成和用量配比还可以作以下多种优化。
优化方一,在以上基本配方的基础上增加喉咙草15~30份,适应于咽喉疼痛明显,咳嗽较重,属呼吸道感染型发热患者。
优化方二,在以上基本配方的基础上增加黄芪15~20份;当归 6~15份,适应于按中医辨证属于气虚型发热患者。
优化方三,在以上基本配方的基础上增加肉桂2~3份,适应于按中医辨证属于脾阳虚型发热患者。
优化方四,在优化方三的基础上再增加制附片3~9份,适应于按中医辨证属于一般阳虚型发热患者。
本发明涉及13种中药原料药定义如下:
白前胡:为伞形科植物白花前胡的根,其功效为疏风清热,降气化瘀。
干生地:别名干地黄、生地,为玄参科植物地黄或怀庆地黄的干燥根茎,其功效为清热养阴,凉血润燥。
葛根:别名干葛、粉葛,为豆科植物葛的根,其功效为解肌退热,生津止渴,透疹,止泻。
白芷:又名香白芷、九步香、香鸡爪,为伞形科植物白芷或杭白芷的根,其功效为祛风解表,散湿止痛,消肿排脓。
地白草:别名白地黄瓜、七星莲,为堇菜科植物葡萄堇的全草,其功效为祛风清热,消肿解毒。
土细辛:别名马蹄香、南细辛,为马兜铃科植物杜衡或其同属多种植物的根或全草,其功效为祛风,散寒,止痛。
玄参:别名元参,为玄参科植物玄参或北玄参的根,其功效为清热滋阴,泻火解毒。
甘草:豆科植物甘草的根和根茎,其功效为补脾和胃,缓急止痛,祛痰止咳,解毒,调和诸药。
喉咙草:别名天星草、满天星,为报春花科植物点地梅的全草,其功效为清热解毒。
黄芪:豆科植物黄芪或内蒙古黄芪的根,其功效为补中益气,固表,利水,托疮生肌。
当归:为伞形科植物当归的根,其功效为补血,活血,调经,润肠。
制附片:附子为毛莨科植物乌头的侧根,制附片为附子炮制品,其功效为回阳补火,温中止痛,散寒除湿。
肉桂:别名玉桂、官桂、桂心,为樟科植物肉桂的树皮,其功效为补肾阳,暖脾胃,除积冷,通血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皓之,未经王皓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2291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四氟硼酸锂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自适变电压调整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