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鸡IBV S1蛋白的CD8+T细胞抗原表位多肽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317878.3 申请日: 2013-07-25
公开(公告)号: CN103387604A 公开(公告)日: 2013-11-13
发明(设计)人: 丁铲;谭磊;仇旭升;宋翠萍;孙英杰;于圣青;范瑾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
主分类号: C07K7/06 分类号: C07K7/06;G01N33/68;A61K39/215;A61P31/14;C12N15/50
代理公司: 上海百一领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43 代理人: 马育麟
地址: 200241 ***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ibv s1 蛋白 cd8 细胞 抗原 多肽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领域,具体涉及鸡IBV S1蛋白的CD8+T细胞抗原表位多肽。 

背景技术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Avian Infectious Bronchitis,IB)是国际兽疫局(OIE)及我国规定的家禽B/二类传染病之一。该病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并具有重大经济意义的病毒病。发生于所有养禽国家,且病原存在多个临床表型,包括肾型、呼吸型和腺胃型等,并且常与新城疫(AIV)、禽流感(AIV)等病毒造成混合感染,给该病的防控带来较大困难。目前我国养鸡场这3种亚型IBV均有发现。 

市场上使用的IBV疫苗主要是活病毒疫苗和灭活病毒油佐剂疫苗,活病毒疫苗主要用于雏鸡的早期的保护或者是初次免疫使用,灭活疫苗一般用于加强免疫使用。由于IBV病毒十分容易失活,经常导致田间实验因疫苗的效力不足而失败。且常规疫苗仅能保护单一亚型IBV,无法产生交叉免疫保护作用。因此,研制能够保护多亚型IBV通用疫苗十分迫切且必要。通用疫苗构建策略主要是以功能性细胞表位为基础,将串联的功能性表位选择性偶联抗原嵌入适合载体,如核酸疫苗载体,病毒载体,重组酿酒酵母等进行免疫以获得交叉保护效力。其中T细胞表位主要能够激活CD8+T淋巴细胞产生保护性CTL免疫应答,可以对病毒多亚型产生交叉免疫保护作用,因此筛选功能性T细胞表位对于研究通用疫苗的意义就更为重要了。 

IBV属于冠状病毒科,是冠状病毒的代表株。S蛋白是构成冠状病毒最表层纤突的主要成分,由S1和S2两部分构成,IBV主要的细胞表位存在S1蛋白中,S1蛋白是决定IBV血清特异性抗原决定簇的主要蛋白。由于IBV血清型众多,S1是IBV变异程度最大的基因,不同毒株S1基因核苷酸变化 幅度可高达50%以上,在同一血清毒株的S1基因中有25%-50%的氨基酸差异。这些差异导致各毒株之间交叉免疫保护性弱,因此局限于某一特定亚型的IBV疫苗可能无法提供完全保护,而使用多种IBV亚型制备二联苗或多联苗因多种抗原出现自身抗原交叉反应干扰效果并不理想。随着对病原体抗原表位的深入研究,基于表位为基础的疫苗开始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根据抗原受体结合的细胞不同,分为T细胞表位和B细胞表位,T细胞表位主要通过在抗原提呈细胞(APC)中与MHC分子结合后提呈于细胞表面与TCR结合后激活T细胞免疫应答。MHC I类分子主要结合8-10个氨基酸的多肽,而MHC II类分子主要结合12-25个氨基酸多肽,B细胞表位在结构上与T细胞明显不同,主要以非连续的构像表位为主(90%以上),空间构像邻近但氨基酸并不连续且无MHC限制性,B细胞表位结合BCR激活B淋巴细胞分泌抗体发挥抗病毒作用。通过对潜在抗原表位进行筛选,选择具有保护性抗原表位,以此为基础构建的单价或多价疫苗,是提高疫苗免疫保护效果的一种确实方法。筛选出的功能表位疫苗不但能够避免抑制性表位诱导的免疫抑制作用,还可以使保护性表位诱导的免疫反应处于主导地位。 

目前IBV的表位研究中,主要报道了其B细胞抗原表位。有研究表明,大多数IBV的B细胞抗原表位位于S1蛋白的N端,不同毒株S蛋白的氨基酸差异也都集中在S1的3个区域上,分别是:N端第37-83氨基酸处,内含有两个亲水区;第117-160氨基酸处,为疏水区;第269-298氨基酸处,为强亲水区。推断这些区域都可能是S1蛋白上抗原表位,其次氨基酸第294-316位,第532-537位以及第566-548位对保护也可能有作用。与B细胞表位不同,鸡的T细胞表位受到严格的种属MHC限制,主要与鸡的B-F2单倍型结合基序关系紧密。目前对于IBV的T细胞表位研究还很少,对于开展IBV通用表位疫苗研究造成了很大影响,因此本发明重点对IBV S1蛋白的CD8+T细胞表位进行筛选。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1787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