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柔性线路板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317857.1 | 申请日: | 2013-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917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叶夕枫 | 申请(专利权)人: | 博罗县精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3/42 | 分类号: | H05K3/42;H05K3/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何平 |
地址: | 5161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柔性 线路板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线路板制造工艺,特别是涉及一种柔性线路板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柔性线路双面板和多层板在电镀导通孔环节一般都是整板电镀,一是给连接线路两面的导通孔镀上一层厚铜,二是给整个双面基材铜面增加一层铜厚,达到要求规格铜厚。
在电镀铜过程中,因电流密度分布不均匀,同一张板柔性线路板不同地方铜厚厚度有明显差异,这就给控制阻抗线阻抗值增加多一个变数,在蚀刻线路时不但要考虑阻抗线线宽、线距的影响,还要考虑铜厚度对阻抗值的影响,导致柔性线路板不良率较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提高良率的柔性线路板制造方法。
一种柔性线路板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基材上钻导通孔;
将钻有所述导通孔的所述基材进行闪镀铜;
在所述基材上贴干膜;
曝光;
显影;
对显影后的所述基材进行图形电镀再进行退干膜处理;
蚀刻。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显影步骤中,显影后所述导通孔边缘处的所述基材外漏。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闪镀铜步骤为所述基材上所述导通孔的孔壁镀铜0.5um。
通过上述方法制造柔性线路板过程中,孔内镀铜工序在退干膜之前进行,使得其仅在导通孔的孔壁以及孔环周围电镀有铜厚,而不影响基材本身的铜厚,避免蚀刻后的线路厚度不均匀所带来的阻抗影响。蚀刻过程只需控制线宽、线距对阻抗数值的影响即可。这样就降低了阻抗板生产难度,降低阻抗值不稳定的风险,同时也便提高了柔性线路板的良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柔性线路板制造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2为显影后的基材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形电镀且退干膜后的基材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其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柔性线路板制造方法的步骤流程图,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1,在基材上钻导通孔。
步骤S102,将钻有所述导通孔的所述基材进行闪镀铜。
本实施例中,闪镀铜时间1~2分钟,镀上约0.5um铜厚。此时对整板基材铜厚影响较小,影响的铜厚度可忽略不计。
步骤S103,在所述基材上贴干膜。
步骤S104,曝光。
步骤S105,显影,且显影后所述导通孔边缘处的所述基材外漏。
如图2所示,其为显影后的基材20截面结构示意图,基材20的两个铜面上覆盖有干膜21,导通孔边缘区域23处的铜层外漏。该处的铜层外漏只需在曝光步骤中选择对应的菲林即可。
步骤S106,对显影后的所述基材进行图形电镀再进行退干膜处理。
如图3所示,其为图形电镀且退干膜后的基材20的截面结构示意图,此时基材20的导通孔的孔壁上以及外漏的铜层区域电镀上了一层铜厚24。
步骤S107,蚀刻。
通过上述方法制造柔性线路板过程中,孔内镀铜工序在退干膜之前进行,使得其仅在导通孔的孔壁以及孔环周围电镀有铜厚,而不影响基材本身的铜厚,避免蚀刻后的线路厚度不均匀所带来的阻抗影响。蚀刻过程只需控制线宽、线距对阻抗数值的影响即可。这样就降低了阻抗板生产难度,降低阻抗值不稳定的风险,同时也便提高了柔性线路板的良率。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博罗县精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博罗县精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178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软硬结合线路板外形加工方法
- 下一篇:线路板线路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