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字可控的感性负载驱动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04003.X | 申请日: | 2013-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910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杨力宏;汪西虎;肖娟;王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九研究院第七七一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3K17/687 | 分类号: | H03K17/687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0005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字 可控 感性 负载 驱动 电路 | ||
1.一种数字可控的感性负载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同相端控制模块、反相端控制模块、同相预驱动模块、反相预驱动模块、同相输出驱动器件、反相输出驱动器件、可调电阻控制模块和发送器逻辑模块;
其中,同相端控制模块与同相预驱动模块、同相输出驱动器件、变压器同相端连接;反相端控制模块与反相预驱动模块、反相输出驱动器件、变压器同相端连接;发送器逻辑模块与发送器同相数字输入端、反相数字输入端、同相预驱动模块、反相预驱动模块连接;同相预驱动模块与同相端控制模块、同相输出驱动器件、发送器逻辑模块连接;同相输出驱动器件与同相端控制模块、发送器逻辑模块、变压器同相端连接;反相预驱动模块与反相端控制模块、反相输出驱动器件、发送器逻辑模块连接;反相输出驱动器件与反相端控制模块、发送器逻辑模块、变压器反相端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可控的感性负载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同相端控制模块、反相端控制模块均由向上过冲检测模块、向上过冲控制模块、向下过冲检测模块、向下过冲控制模块组成;
向上过冲检测模块采样总线BUS端的电压信号,检测是否过冲;若发生向上过冲,向上过冲检测模块的输出端通过向上过检测线与向上过冲控制模块相连,产生过冲控制信号;过冲控制信号与output3相连,实现对BUS端的控制,消除向上过冲;
向下过冲检测模块采样总线BUS端的电压信号,检测是否过冲;若发生向下过冲,向下过冲检测模块的输出端通过向下过冲检测线与向下过冲控制模块相连,产生过冲控制信号;过冲控制信号与output3或Xoutput4相连,实现对BUS端或XBUS端的控制,消除向下过冲。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字可控的感性负载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向上过冲检测模块由迟滞比较器模块组成,迟滞比较器模块的同相端为同相基准电压输出端,反相端为同相端输出驱动器件的BUS端,输出端接向上过冲控制模块的输入端;
向下过冲检测模块由迟滞比较器模块组成,迟滞比较器模块的同相端接反相基准电压输出端,反相端接同相端输出驱动器件的BUS端,输出端接向下过冲控制模块的输入端。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数字可控的感性负载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向上过冲控制模块由电容、数字可控配置电阻模块、反向器和NMOS管构成;电容一端接向上过冲检测模块的输出端,电容另一端接数字可控配置电阻模块输入端,数字可控配置电阻模块另一端接地,反向器输入端接数字可控配置电阻模块的输入端,反向器输出端接NMOS管的栅极,NMOS管的源端接电压源,NMOS管的漏端接过冲控制信号;
向下过冲控制模块由电容、数字可控配置电阻模块、反向器和PMOS管构成;电容一端接向下过冲检测模块的输出端,电容另一端接数字可控配置电阻模块输入端,数字可控配置电阻模块另一端接地,反向器输入端接数字可控配置电阻模块的输入端,反向器输出端接PMOS管的栅极,PMOS管的源端接电压源,PMOS管的漏端接过冲控制信号。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字可控的感性负载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数字可控配置电阻模块由可调电阻控制模块和相串联的可变电阻模块组成,可调电阻控制模块由多个数字可控配置模块组成,一个数字可控配置模块输入输出端对应一个可变电阻模块的电阻端;各可变电阻对应的可调电阻控制模块输出端接同相端控制模块的数字可控配置电阻模块控制端,以及反相端控制模块的数字可控配置电阻模块控制端。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字可控的感性负载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同相端输出驱动模块由预驱动模块组成,预驱动模块的输入端接CBUS端,输出端接过冲控制信号;
所述的反相端输入模块由预驱动模块组成,预驱动模块的输入端接XCBUS端,输出端接过冲控制信号;
所述的同相端输出驱动器件、反相端输出驱动器件均由PMOS管组成,PMOS管源极接电压源,PMOS管漏极接BUS端,PMOS管栅极接过冲控制信号,PMOS管510衬底接电压源;
所述的可调电阻控制模块,由可调电阻控制模块和配置线构成,配置信号线与向上过冲控制模块、向下过冲控制模块、向上过冲控制模块、向下过冲控制模块相连,实现对控制模块的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九研究院第七七一研究所,未经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九研究院第七七一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0400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